陈秋舲

作品数:10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厅更多>>
发文主题:土壤退化土壤水土流失地力退化茶树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福建农业》《福建农业科技》《中国食用菌》《福建茶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李枯枝小叶症的枝叶显微结构特征
《福建果树》2002年第4期6-7,共2页张建丽 陈秋舲 李跃华 
应用显微生理解剖技术 ,观察由于硼素营养障碍诱发枯枝小叶症的枝、叶等器官结构 ,揭示枯枝小叶形态症状的微观特征 ,为矫治生理营养失调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NAI李 枝叶 显微结构特征 枯枝小叶症 
茶树喷施锌肥效果初报被引量:10
《福建茶叶》2000年第4期24-25,共2页祝金虹 徐茂兴 陈秋舲 
关键词:茶树 锌肥 施肥 喷施 
我省土壤退化现状及治理对策(五)
《福建农业》1998年第8期20-20,共1页陈秋舲 郑迟生 
五、沿海风沙土的治理 闽江口以南的沿海岸地带,散布着全省60多万亩的风沙土,严重威胁着沿海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农谚:春夏怕干旱,秋冬苦风沙,成为我省沿海的全年性灾害区。
关键词:土壤退化 治理对策 风沙土 芦笋罐头 东山岛 沿海农业 海风 农谚 闽江口 漳浦 
我省土壤退化现状及治理对策(四)被引量:1
《福建农业》1998年第7期22-22,共1页陈秋舲 王文美 
四、坡地红壤退化的防治 我省素有“东南山国”之称,以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分布最为广泛,约占土地面积的59%,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占36%,河谷平原仅占5%。历史上的垦殖利用多集中在丘陵地带,山区则以林业为主。我省现有66.4万公顷的...
关键词:土壤退化 治理对策 坡地红壤 水土流失 丘陵地带 香根草 防治退化 地力退化 荒山坡地 果园套种 
我省土壤退化现状及治理对策(三)
《福建农业》1998年第6期18-18,共1页陈秋舲 黄琼辉 
三、旱地土壤退化的防治 我省旱地大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全省约计22.5万公顷。以泉州5.23万公顷为最多,约占全省旱地面积的23.3%;其次为福州4.56万公顷,占20.3%,漳州4.53万公顷,占20.1%,还有宁德、莆田等地均有分布。由于农业效益...
关键词:旱地土壤退化 治理对策 赤土 田间水利 赤沙土 粗放耕作 漳浦县 早季 红沙 农业效益 
我省土壤退化现状及治理对策(二)
《福建农业》1998年第5期20-20,共1页陈秋舲 
二、水田土壤退化的防治措施 我省的水田土壤以中亚热带的闽西北为多,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0%,而南亚热带的闽东南沿海主要分布在漳州、泉州、莆田、福州等四大平原。由于地力退化而造成的大面积中、低产田多发生在闽西北地区,其原因可...
关键词:土壤退化 治理对策 水田土壤 闽西北地区 肥土 轮作制 地力退化 水旱轮作 土壤有机质 闽东南沿海 
我省土壤退化现状及治理对策(一)
《福建农业》1998年第4期17-17,共1页陈秋舲 
一、我省土壤退化现状 (一)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我省素有“东南山国之称”,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82.4%,年降雨量大,土壤性状较有利诱发地表侵蚀,一旦忽视科学的开发利用,必然加快水土流失的发生。据统计,全省水土流失面积...
关键词:土壤退化 治理对策 土壤养分肥力 水土流失 地表侵蚀 快水 平方 污染面积 土壤性状 涝灾害 
S素营养对水稻若干生理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328-332,共5页陈秋舲 李延 陈木旺 
中国红壤Ⅱ期世界银行福建省科研资助项目
溶液培养试验结果表明:S 素营养对碳索同化有重要影响,缺 S 水稻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速率明显降低,植株体内糖、淀粉含量下降;供 S 不足还影响了水稻蛋白质的合成,植株体内游离氨基酸总量及非蛋白态氮含量提高,而蛋白态氮含量下降.此外...
关键词:水稻 生理代谢 硫肥 
福建省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
《福建农业科技》1997年第S1期80-80,共1页陈秋舲 郑迟生 张建丽 黄琼辉 
加快本省农业“两个转变”是直接关系到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问题——人口、土地和粮食的重大挑战.文章重点从福建农业发展历史的回顾中,总结一千多年来土地开发中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并根据近年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实践中中低产土壤的...
关键词:土壤资源 农业综合开发 可持续 福建省 两个转变 历史经验与教训 中低产土壤 人类生存与发展 持续发展 土地开发 
食用菌废菌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价值被引量:7
《中国食用菌》1997年第2期28-29,共2页王文美 何新桃 陈秋舲 
本文为广辟资源,化废为宝,化验了各种食用菌栽培料废弃物(简称废菌料)的营养元素,为废菌料的再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评价了其利用价值。
关键词:废菌科 养分含量 利用价值 食用菌 栽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