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林

作品数:6被引量:15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冬小麦渭北旱塬区土壤水分覆盖栽培冬小麦农田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报》《西北农业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垄沟栽培模式对渭北旱塬区土壤水热状况及冬小麦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西北农业学报》2012年第5期71-78,共8页刘廷 田霄鸿 陈辉林 李锦 游东海 王朝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1863;40971179);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25B09;2007BAD89B16)
为有效解决渭北旱塬区水资源匮乏、水分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于2008-2010年在陕西渭北旱塬的长武县进行冬小麦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0~2m土壤水分和耕层温度的动态变化及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①无论是在塬面还是梯...
关键词:渭北旱塬 冬小麦 水分动态变化 耕层温度日较差 水分利用效率 
渭北旱塬区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产量与土壤水分及硝态氮累积的影响被引量:1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年第5期19-25,共7页陈辉林 刘廷 田霄鸿 赵爱青 王朝辉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5B09;2007BAD89B16)
渭北旱塬小麦生产中需要克服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水分不足,寻求合理的栽培措施以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对于产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2 a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措施对冬小麦产量及0~200 cm土层水分与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
关键词:渭北旱塬区 冬小麦 土壤水分 硝态氮 产量 
不同产量水平旱地冬小麦品种氮磷钾养分累积与转移的差异分析被引量: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年第2期318-325,共8页周玲 赵护兵 王朝辉 孟晓瑜 王建伟 陈辉林 李小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59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9CB1186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A4B09)资助
以9个旱地冬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产量水平冬小麦品种氮磷钾累积和转移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冬小麦品种的花前氮累积量随养分投入水平提高而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中、低产品种,具较高的花前氮累积量,但其花前磷累积量无...
关键词:冬小麦 旱地 产量 氮磷钾累积与转移 花前/花后 
土施和喷施锌肥对冬小麦子粒锌含量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5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年第6期1394-1401,共8页曹玉贤 田霄鸿 杨习文 陆欣春 陈辉林 南雄雄 李秀丽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6-086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79)资助
为揭示潜在性缺锌土壤上不同施锌方式对小麦子粒锌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选用5个冬小麦品种进行了土施和喷施锌肥的田间裂区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条件下,不同施锌方式对小麦产量均无明显影响,但是在一定施锌方式下小麦子粒锌含...
关键词:锌肥 土施 喷施 锌含量 生物有效性 植酸 
不同栽培模式对渭北旱塬区冬小麦生长期间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5
《生态学报》2010年第9期2424-2433,共10页陈辉林 田霄鸿 王晓峰 曹玉贤 吴玉红 王朝辉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25B09;2007BAD89B16)
通过2a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渭北旱塬区冬小麦生育期内0-2 m土壤水分,耕层(10 cm处)地温,以及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推荐施肥+垄上覆膜+沟内覆草(NP+PF+S)、推荐施肥+垄上覆膜(NP+PF)和推荐施肥+麦秸覆盖...
关键词:渭北旱塬区 土壤水分 地温 覆盖栽培 冬小麦农田 
不同覆盖施肥措施对黄土旱塬冬小麦土壤水分的影响被引量:52
《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第5期1105-1111,共7页王晓峰 田霄鸿 陈自惠 陈辉林 王朝辉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5B09)资助.
于2007年9月—2008年7月在位于黄土高原渭北旱塬的王东沟试验区进行冬小麦不同覆盖施肥措施(包括不施肥、农民习惯施肥、推荐施肥、推荐施肥+有机肥、推荐施肥+垄上覆膜、推荐施肥+垄上覆膜+沟内覆草、推荐施肥+全区覆草7个处理)田间试...
关键词:黄土旱塬 土壤水分 冬小麦农田 覆盖栽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