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如曾

作品数:9被引量:8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勘探分维油气检测地震资料油气勘探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石油物探》《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四川地质学报》《天然气工业》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断层系的分维及储层裂缝发育带的预测技术被引量:13
《四川地质学报》1996年第2期180-185,共6页高如曾 何光明 刘开时 王域辉 廖淑华 
在勘探和开发碳酸盐岩气藏中,如何寻找和划定断裂及缝洞发育带是一重要研究课题。不同强度、不同受力方式的褶皱,它们的断裂及裂缝发育带的分布不同。要加深对复杂的地质构造,特别是控制油气聚集的断层、裂缝带的认识,仅靠现有地震...
关键词:碳酸盐岩气藏 油气聚集 裂缝发育带 分形分维原理 
人工神经网络油气预测技术在四川气区的应用
《天然气工业》1996年第4期18-21,共4页巫盛洪 高如曾 李志荣 韩德贵 
介绍了根据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原理,将地震道信息引入人工神经网络系统进行油气预测的方法。首先从地震时窗内提取出反映储层油气变化的5组共10多个地震特征参数,然后进行BP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进而结合地质情况和实钻资料进行油...
关键词: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 油气分布 储集层 四川 气田 
Hurst指数与容量维在油气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8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6年第2期184-189,共6页汪富泉 罗朝盛 高如曾 
四川省教委资助
本文首关论述了分数Brown运动是随机过程与分形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可以刻画粒子的随机运动和揭示粒子振动位移增量与时间增量的标度性质;同时说明R/S分析表示由时间序列计算Hurst指数的算法与Hurst指数满足的经验幂律关系。文中指出...
关键词:地震勘探 油气勘探 HURST指数 容量维 油气检测 
用小波分析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被引量:14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年第2期257-263,共7页何光明 高如曾 
将小波分析用于高分辨率处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小波分解的特性将地震记录分解成不同的频道成分,然后进行增益控制,使各频道记录的振幅叠加结果逼近一个标准子波的振幅谱,从而实现提高分辨率的目的。此法称为谱子波化方法。
关键词:滤波 小波分析 高分辨率 地震数据 地震勘探 
人工神经网络在油气藏横向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南方油气地质》1995年第1期31-34,48,共5页巫盛洪 高如曾 李志荣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进行油气藏横向预测,只需给网络提供叠偏地震剖面数据和标定井油气信息。对川南、川西南碳酸盐岩储层以及川中薄层储层进行了预测、尝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行、效果良好、成功率高,ANN以其特点将为油气描...
关键词: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油气资源预测 油气藏 
用地震速度反演重建声波曲线被引量:6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年第2期127-133,共7页何光明 高如曾 韩德贵 康昆 
由于受地震仪器观测精度及计算机处理能力的限制,地震反演的速度曲线所能达到的分辨率能力,不能满足勘探目标的需要(例如,10m以内的薄互层反演)。现设想地层沉积结构具有分形的特征,则可通过分形计算求得速度变化细节,尽可能地...
关键词:反演 声波测井 曲线 测井 
分形理论在裂缝预测中的尝试被引量:37
《石油物探》1993年第2期1-13,共13页何光明 高如曾 
本文试图利用适合处理复杂现象的分形理论来解决地震解释中的油气预测和裂缝发育带预测这两个问题。文中首先介绍了计算分维的两种方法。实例表明,这两种算法对地震道的油气预测是有效的.然后,用分形插值的办法对地质剖面的裂缝发育带...
关键词:分形理论 裂缝 地震勘探 解释 
分形理论在油气检测中的尝试被引量:17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2年第6期753-756,共4页何光明 高如曾 
由于碳酸盐岩具有非均质、裂缝性的特点,使得碳酸盐岩的油气检测更加困难。采用分形理论有可能为解决这类复杂问题带来曙光。描述分形的定量参数叫做分维(或分数维)。本文介绍了两种计算分维的方法:时间序列的分维计算和根据振幅谱计算...
关键词:分形理论 分维 油气检测 
数量化理论在川南地区油气评判中的初步尝试被引量:3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1年第1期57-66,128,共11页陈朝泰 高如曾 
本文详细叙述了数量化理论Ⅰ(简易法)和数量化理论Ⅳ的具体做法及应注意的问题。数量化理论Ⅰ是将观测的样品,依据项目(特征变量)对基准变量(因变量:气井产量)进行预测;而数量化理论Ⅳ是在无基准变量的情况下,采用各气井的地质信息和井...
关键词:数量化理论 油气预测 地质、地震因子 基准变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