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少锋

作品数:17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精神毛泽东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天中学刊》《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河南教育(高教版)(中)》《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工业化进程中生态风险生成的逻辑及应对被引量:1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72-77,157,158,共8页丁少锋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生态文化建设与公众生态意识提升互动机制研究”(15BKS052)阶段性成果
工业化是一把"双刃剑"。西方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生态风险是西方传统工业生产方式、主体性的过分张扬、科技理性的过度使用等因素造成的。中国工业化进程是世界工业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其生态风险的生成主要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为化解...
关键词:工业化进程 生态风险 生成逻辑 致因 应对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师院校德育资源论析——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7年第4期55-57,共3页丁少锋 李东晓 
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立项项目"立德树人背景下高师院校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编号:ZJC16042);河南省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专题项目"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有效利用新媒体的对策研究"(编号:2016-DFCS-30)
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分析高师院校德育资源现状,并以信阳师范学院的德育实践为例,提出了构建高师院校德育体系的可取路径,即构建社会、...
关键词:立德树人 高师院校 德育资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特点和发展要求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6年第2期3-6,共4页丁少锋 
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共青团对侵害青少年权益事件的接入模式研究--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编号:2015LX225);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研究"(编号:2015-SZ-029);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形势任务及问题对策研究"(编号:2015-SZ-03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研究"(编号:10BKS059)
意识形态建立在社会存在的基础上,受社会存在的决定和制约,但在一定条件下又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价值取向、现实建构需要,以及感性化和生活化等特点,对塑造富于时代特征的"当代中国形象"、以爱...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 新特点 发展要求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应对社会思潮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4-18,共5页丁少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KS059)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广泛传播和积极贯彻马克思主义,坚持开展思想斗争,消除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摧毁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存在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使马克思主义成为...
关键词:毛泽东 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的伟大贡献被引量: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43-46,共4页丁少锋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0JDJNJD259);2010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FKS00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自我改造和不断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改造了民族思想和心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改造了民族思维方式,以马克思主义精神改造...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华民族 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
《天中学刊》2012年第1期25-27,共3页丁少锋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0JDJNJD259);2010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FKS00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中华民族通过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加速了民族精神现代化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提升了民族素质,为马克思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民族精神 现代化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关系被引量:5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3期9-11,17,共4页丁少锋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纪念建党九十周年)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为10JDJNJD259;2010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为2010FKS00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改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加速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提升了民族素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化 现代化 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发展的百年历程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29-31,共3页丁少锋 
2010年度教育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课题(课题批准号为10JDJNJD259);2010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为2010FKS008)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屈斗争史,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从封闭落后到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在这100多年里,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开放融合阶段、自主改造阶段和最终超越阶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实现中国化...
关键词:中华民族 民族精神 现代化 发展历程 
论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31-34,共4页丁少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0JDJNJD259);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FKS008)
民族精神现代化,就是民族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对民族精神进行改造,使之具有现代性。在最近一百多年里,中华民族精神由开放融合、自主改造到不断发展超越,最终实现了现代化,并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
关键词:中华民族 民族精神 现代化 发展 
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被引量:5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40-42,共3页丁少锋 
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2006FZZ005)
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它能够产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追问民族精神凝聚功能的产生缘由,阐明民族精神产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表现,探寻在实践中有效发挥民族精神凝聚作用的途径,对于增进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
关键词:民族精神 民族凝聚力 表现 途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