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志娟

作品数:9被引量:1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潍坊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交叉询问资格刑辩证关系辨证关系法官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刑事法杂志》《前沿》《人民论坛》《潍坊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新文科视域下法学专业多维协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3
《潍坊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94-97,共4页倪志娟 
2022年潍坊学院教学研究重点项目“新文科视域下法学专业多维协同实践教学模式探索”阶段性研究成果。
法学实践教学是法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法学教育面临时代赋予的新挑战,新文科建设也对法学实践教学提出了范式变革的要求。实践教学改革应以“大实践观”为指导,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以培养具...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 法学实践教学 协同育人机制 
刑事陪审制度改革研究
《潍坊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31-35,41,共6页倪志娟 
潍坊学院博士基金项目“刑事诉讼交叉询问制度研究”(2014BS31);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食安山东”建设的法治保障体系研究(J18RB007).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改革道路步入了新的阶段,刑事陪审制度也在摸索中前行,虽然阻力重重,但刑事陪审制度改革不仅有助于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还迎合了新时代对民主价值的追求。陪审制度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
关键词:刑事陪审制度 困境 国外经验 改革构想 
舆论与司法如何良性互动被引量:3
《人民论坛》2018年第6期102-103,共2页倪志娟 
潍坊学院博士基金项目"刑事诉讼交叉询问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014BS31)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关注尤为强烈,一度形成"舆论审判"现象。就法律规制而言,审判的唯一主体是司法机构,司法独立原则理应被毫不动摇地践行。然而"舆论"也有其积极的正向作用,以法律规制的强化和完善引导舆论同司法审判之间的良性沟通...
关键词:“舆论审判” 审判独立 法律规制 
我国生态问题的刑法保护与完善
《现代营销(下)》2016年第8期132-132,共1页倪志娟 
山东省软科学课题"生态山东建设的法治保障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2015RKB01173)
本文对我国生态问题的现状进行探讨,针对我国生态问题刑法保护的不足,提出了我国生态刑法立法的完善措施,包括生态犯罪应独立成章,合理确立生态犯罪体系以及完善生态犯罪处罚体系,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问题的改善。
关键词:生态问题 立法缺陷 立法完善 
刑事交叉询问理论研究述评被引量:2
《求索》2013年第2期199-201,共3页倪志娟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证据评价制度研究>(08DFXZ01)
我国刑事交叉询问制度理论研究肇始于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2000年后进入独立发展阶段。利用"中国知网"作为研究平台,以文献分析方法考察文献发表的年份、关键词的分布、发表刊物的类别等内容,可以看出,近年来,交叉询问制度日益得到理...
关键词:交叉询问 理论研究 述评 
2010年美国死刑年终报告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8期122-127,共6页倪志娟 
译者主持的潍坊学院青年项目(编号:2008S3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由于适用死刑持续减少,大多数美国公民支持废除死刑。由于各州之间关于注射死刑、死刑的高成本以及持续提高的支持可替代性刑罚的民意仍然存在分歧,2010年死刑仍旧充满矛盾。相对于2009年,死刑执行的数量下降了12%,自1999年减少了5...
关键词:适用死刑 2010年 美国公民 年终报告 2009年 民意测验 废除死刑 可替代性 
从界分到融合: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关系界说——以责任的实现为视角被引量:2
《前沿》2010年第1期48-51,共4页倪志娟 高永明 
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关系不仅应是界分的,更应是融合的。从责任的实现角度看,在任何一个刑事案件中都应经历从二者认定上的界分到实现上的融合过程,从界分到融合才是二者关系的全部。社会关系的修复和责任的一体化价值是民事责任和刑...
关键词: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界分和融合 责任实现 
罪刑法定原则与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的辨证关系被引量:3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9期417-417,共1页倪志娟 
本文主要着眼于刑事法律中的基本原则罪行法定原则与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的关系,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二者并不矛盾,并且能够互相共存的辨证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罪行法定原则 刑事自由裁量权 辩证关系 
关于增设新的资格刑的探讨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1期198-199,共2页倪志娟 
本文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国际刑罚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出发,论证了我国刑罚体系中的资格刑应该增设新的内容,包括对自然人适用和对法人适用的两种。同时,探讨了在已有行政处罚方法的前提下将行政处罚上升到刑罚的必要性和适罚性。
关键词:资格刑 剥夺从事特定职业 限制从事业务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