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询问

作品数:287被引量:679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顾永忠龙宗智刘国庆樊崇义覃斌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数据证据质证的实践困境及化解
《中国检察官》2024年第19期17-20,共4页李郁军 
大数据证据质证形式化是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难题。根据大数据证据运用方式,可将其分为报告分析型、识别比对型与预测推论型三种类型。大数据证据多由控方持有,且质证对象是由原始数据衍生而来的派生材料,法院对大数据证据的认可度较高。...
关键词:大数据证据 质证规则 交叉询问 
悖离与纠偏:诱导性询问规则的实践性反思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38-153,共16页李思远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课题(2022ZFX003)。
诱导性询问规则在我国不仅学理争议不断,即使在法律规范层面也被赋予消极定义而遭禁止。通过分析215篇与诱导性询问有关的刑事裁判文书发现,在实践中,诱导性询问被赋予多重内涵,在侦查、起诉乃至审判环节,诱导性询问的认定和排除更是一...
关键词:诱导性询问 诱导性询问规则 交叉询问 庭审实质化 
论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发问规则——以“孙杨案”为中心
《证据科学》2023年第1期39-51,共13页李锟 
司法部2021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行政犯证据标准研究”(21SFB4045)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发问规则以相关性和真实性为基本要求,采取灵活多元的调查方法和混合式发问方式。结合“孙杨案”听证实录可知,法庭直接询问采用开放式问题,用于询问本方证人、确认庭前证言和阐述核心意见;交叉询问采用封闭式问题,...
关键词:国际体育仲裁 孙杨案 相关性 交叉询问 异议规则 
我国刑事庭审询问的困境、成因及解决方案被引量:1
《武陵学刊》2023年第1期62-73,共12页汪廖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专项任务“行政犯证据标准研究”(21SFB404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刑事证据理论体系研究”(18ZDA139)。
庭审询问是法庭调查的基本方式。刑事案件由于缺乏证人出庭未能很好地发展出刑事庭审询问规则以指引实践。刑事庭审询问在我国刑事庭审询问实践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发问方式不规范,二是法庭发问与证据调查相分离,三是辩护方...
关键词:刑事庭审询问 交叉询问 职权主导 询问规则 
审判中心主义下证人发问规则研究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282-288,共7页王一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FX090);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0276121)。
推行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证人发问规则的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制度层面上,我国证人发问规则存在配套制度缺位、逻辑不自洽问题;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庭审证言的地位及处理庭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仍未形成统一认识。建议在...
关键词:审判中心主义 庭审实质化 证人出庭 发问规则 交叉询问 
论监察职务犯罪调查人员的出庭作证义务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39-146,166,共9页王译 
湖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刑事案件中优化未成年证人出庭作证程序研究”(20YBQ095);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监察从宽处罚建议与检察量刑建议适用衔接机制研究”(20C1781);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自筹项目“优化职务犯罪精准量刑建议衔接机制研究”(GJ2021D20)。
职务犯罪调查人员对取证行为的合法性承担出庭作证的义务,此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庭审阶段的集中体现。为贯彻证据调查的直接性原则与在场原则,职务犯罪调查人员须就取证行为的合法性予以口头说明,并承担接受询问和质证的实质义务。作...
关键词:出庭作证 传闻证据 程序证人 直接性原则 交叉询问 
刑事审判交叉询问规则的实践反思被引量:5
《地方立法研究》2022年第2期112-124,共13页李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刑事证据理论体系研究”(18ZDA139);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数据取证规则研究”(20JK0398);西北政法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JYB202104)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刑事法庭询问制度存在规范烦冗、效力不明、核心规则缺位等问题,控辩双方难以有效质询人证,无益于发挥法庭在诉权保障和事实发现中的作用。交叉询问规则具有评价证据和认定事实之功效,是实现有效质证权的制度载体,与发现案件真相、...
关键词:交叉询问 诱导性发问 证据调查 控辩对抗 
英国专家证据的评价与采信被引量:3
《中国司法鉴定》2022年第2期78-87,共10页宫雪 
2021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2021EFX002);2018年度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项目(18HZK001)。
专家证据是由熟悉某专业或经过对该领域的特殊培训而有资格作证的人提供的科学技术、专业或其他专业问题的意见证据。基于专家证据形成和内容的专业性、科学性而就相关专门问题有着较强的证明力,但由于其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为一般常识所...
关键词:专家证据 证据开示 可靠性 可采性 交叉询问 
辩护人交叉询问法律方法之考察被引量:1
《行政与法》2022年第3期98-109,共12页孔凡洲 
辩护人交叉询问的方法是协助法官认定案件事实的法律方法,有别于庭审之外对证人的询问。交叉询问的法律方法具有保障辩护人充分质证、推进庭审实质化和实现有效辩护的功能。基于立法与司法实践,辩护人交叉询问可分为消极模式和积极模式...
关键词:交叉询问 法律方法 有效辩护 庭审实质化 
庭审实质化改革背景下对质程序的适用与完善被引量:1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1年第2期224-245,共22页马静华 蒲劲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事庭审中对质程序实证研究”(20BFX079)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对质是由法官主导,通过人证相互质问、质疑、反驳等方式进行的一种人证调查方式。随着庭审实质化改革的全面推进,对质程序在证据审查和事实认定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弥补立法疏失,可从职权对质理论出发思考对质程序的适用与完善。...
关键词:庭审实质化 交叉询问 对质程序 证据调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