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作品数:14被引量:12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低氧有机碳生物硅黄渤海低氧区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湖泊科学》《环境科学》《水生态学杂志》《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江与黄河入海活性硅输送规律及变化趋势被引量:4
《湖泊科学》2018年第5期1246-1259,共14页王昊 冉祥滨 臧家业 刘军 曹磊 刘森 马永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6089;41706082);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7S03;2017Q10)联合资助
根据长江与黄河各一个完整水文年的调查数据,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我国这两条大型河流活性硅((RSi,RSi=溶解硅(DSi)+生物硅(BSi))的入海通量及长时间序列的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与黄河RSi的组成存在显著的差异,二者水体中BS...
关键词:长江 黄河 溶解硅 生物硅 气候变化 
钱塘江口磷酸盐分布、变化与浮游植物的响应被引量:8
《海洋科学进展》2018年第2期279-289,共11页李丽 臧家业 刘军 刘伟峰 尹晓斐 张波涛 冉祥滨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长江口低氧区沉积物中磷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2016Q03)和黄河口潮滩湿地硅的固定与产出及其对河口输送硅的贡献(2017Q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乳山湾外近岸海域低氧现象与底边界层过程研究(41376093)
根据2013—2014年4个航次的综合调查资料并结合历史资料,对钱塘江河口活性磷酸盐(PO_4-P)的浓度、分布、历史趋势、磷限制及其与浮游植物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海域内PO_4-P的平均浓度在冬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和夏季较...
关键词:活性磷酸盐 营养盐结构 磷限制 钱塘江河口 环境效应 
连云港近海海洋环境营养状态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5
《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第10期3899-3909,共11页王以斌 邵帅 马永星 刘军 冉祥滨 张爱军 周德山 郭佩芳 臧家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609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7Q10)
依据2009年5月~2010年1月在连云港附近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海洋环境综合调查结果,对该海域的海洋环境因子、营养状态水平、有机污染状况的空间分布、季节间变化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合历史资料探讨了近年间主要污染因子的变化趋势与海洋...
关键词:连云港海域 海洋环境 生态环境调查 营养状态 环境现状评价 
长江口低氧区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1
《环境科学》2017年第8期3243-3253,共11页刘军 臧家业 冉祥滨 赵晨英 刘季花 王小静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GY0216Q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609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联合资助项目(U1606401)
磷是长江口外邻近海域潜在的限制性营养元素,沉积物中磷的转化与保存对于指示区域环境变化和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长江口外低氧区和非低氧区柱状沉积物中磷和氧化还原敏感参数的分析,探讨了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关键词:磷形态 低氧 富营养化 沉积物 长江口 
典型枯水年长江干流硅的分布、输送与滞留被引量:3
《湖泊科学》2017年第3期740-752,共13页冉祥滨 刘军 于志刚 姚庆祯 郭鸿博 陈洪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11120435;41106073;30490232)资助
于特枯水情年对三峡水库溶解硅和长江干流自涪陵至河口段悬浮颗粒物、溶解硅、生物硅和叶绿素a浓度等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在平水期和汛期末,长江干流水体溶解硅和生物硅浓度和通量在其上游受大坝"滞留"效应的影响呈现沿程降低的趋势,中...
关键词:三峡水库 溶解硅 生物硅 滞留效应 长江 
乳山湾邻近海域有机碳的分布与底界面过程被引量:3
《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第3期1089-1102,共14页臧家业 赵晨英 刘军 谢琳萍 王以斌 张爱军 冉祥滨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GY0216Q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6093,41106072)
根据2009年和2014年夏季在乳山湾口及邻近海域的综合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海域夏季有机碳的时空分布、底界面过程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9年夏季乳山湾近海水体溶解有机碳(DOC)含量介于0.70~3.19mg/L之间,平均值为1.80mg/L;DOC的平均值在...
关键词:乳山湾 有机碳 通量 初级生产 底界面过程 
黄渤海氮磷营养盐的分布、收支与生态环境效应被引量:33
《中国环境科学》2016年第7期2115-2127,共13页赵晨英 臧家业 刘军 孙涛 冉祥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6093;41106072)
基于在黄渤海的综合调查结果,分析了水体和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无机氮(DIN)和溶解无机磷(DIP)的分布;结合历史数据构建了黄渤海DIN和DIP的收支模型,并分析了陆源输入变化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渤海DIN和DIP的含量受季节...
关键词:黄渤海 溶解无机氮 溶解无机磷 收支 
黄海硅的分布与收支研究被引量:6
《中国环境科学》2016年第1期157-166,共10页刘军 臧家业 张丽君 孙涛 于志刚 冉祥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6072;4137609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2G19)
基于2012年在黄海的综合调查,对黄海水体和沉积物中溶解硅和生物硅的含量和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历史数据建立了黄海硅收支与循环的模型.结果表明,黄海水体溶解硅和生物硅在秋季均高于春季,生物硅占活性硅的22%,陆源输...
关键词:黄海  生物硅 收支 
黄渤海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收支评估研究被引量:20
《地球科学进展》2015年第5期564-578,共15页刘军 于志刚 臧家业 孙涛 赵晨英 冉祥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植硅体在河流硅输送中的作用”(编号:41106072)和“乳山湾外近岸海域低氧现象与底边界层过程研究”(编号:41376093)资助
陆架边缘海是陆海相互作用研究中最为关键的区域,也是全球重要的碳储库,在区域物质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2012年5月和11月对黄渤海海域的综合调查,对该海域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与分布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
关键词:黄渤海 有机碳 分布特征 收支 
南黄海大气颗粒物中营养元素的季节分布
《海洋科学进展》2014年第2期219-229,共11页孙涛 臧家业 车宏 刘军 刘森 马永星 何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乳山湾外近岸海域低氧现象与底边界层过程研究(4137609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植硅体在高浑浊河口硅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作用研究(GY02-2012G29)
根据2006-07—2007-10南黄海海域4个季节的综合调查,分析了颗粒物(TSP)、总碳、氮、磷、钠、钙和镁等化学要素的季节变化,初步探讨了影响各参数季节变化的原因及其来源。结果显示各要素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且不同要素分布特征...
关键词:南黄海 大气颗粒物 营养元素 季节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