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生

作品数:120被引量:1686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黄河三角洲遥感现代黄河三角洲LANDSAT植被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盐地碱蓬、柽柳和芦苇生长的水盐阈值对类圆形植被斑块形成机制的解释被引量:1
《生态学杂志》2023年第10期2305-2313,共9页刘庆生 黄翀 李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42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XDA20030302)资助。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离海向陆25 km左右的区域内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类圆形植被斑块,其演替速度快、生物多样性高,是研究黄河三角洲水盐交互作用和植被演替的理想对象,揭示其形成过程和机制对于黄河三角洲盐碱滩地植被恢复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盐地碱蓬 柽柳 芦苇 水盐阈值 类圆形植被斑块 形成过程 
基于土壤流失的农业面源TN和TP排海系数估算被引量:1
《环境科学》2022年第8期4032-4041,共10页王有霄 黄翀 刘高焕 赵忠贺 李贺 刘庆生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305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1227)。
以黄河三角洲为典型研究区,通过分析区域地表污染物流失风险与入海通量的关系,构建了海岸带农业总氮(TN)和总磷(TP)面源污染排海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包含水田、水浇地和旱地等耕地类的TN和TP面源污染排海系数,验证表明输出系数...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农业面源污染 土壤流失 入海通量 TN和TP排海系数 
2000—2019年缅甸南部橡胶林时空演变被引量:4
《资源科学》2021年第12期2403-2415,共13页李贺 何志杰 黄翀 刘庆生 刘高焕 张晨晨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353,41890854)。
橡胶林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林种和战略物资,及时、准确掌握橡胶林时空动态信息对于可持续的森林资源监测、管理和维护生态环境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探索缅甸孟邦橡胶林的时空动态过程,本文选取2000—2019年Landsat长时间序...
关键词:橡胶林 缅甸 LANDSAT 连续土地覆被变化检测与分类(CCDC) 随机森林(RF) 时空演变 
粤港澳大湾区2015—2019年入海河口水质变化趋势被引量:12
《水资源保护》2021年第5期48-55,共8页董斯齐 黄翀 李贺 刘庆生 颜凤芹 苏奋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890854)。
基于2015—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8个主要入海河口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选取BOD_(5)、NH_(3)-N、COD、TP、TN 5种常规水质指标和Hg、Pb、Cu、Zn、Cr^(6+)、Cd 6种重金属指标,依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应用污染指数法和季节...
关键词:污染指数法 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 水质变化趋势 粤港澳大湾区 
结合光学与雷达影像多特征的热带典型人工林树种精细识别被引量:10
《林业科学》2021年第7期80-91,共12页黄翀 张晨晨 刘庆生 李贺 杨晓梅 刘高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90854,41901309,41801353)。
【目的】结合Sentinel-2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Sentinel-1雷达后向散射特征,开展光学与雷达影像协同人工林树种分类研究,评价不同数据源和不同特征在树种分类中的作用,获取最优分类策略,为热带典型人工林树种精细识别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人工林 Sentinel-2 合成孔径雷达 Sentinel-1 树种识别 红边指数 多特征 
Google Earth Engine在土地覆被遥感信息提取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国土资源遥感》2021年第2期1-10,共10页牟晓莉 李贺 黄翀 刘庆生 刘高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集合四维变分同化叶面积指数和蒸散发的区域冬小麦产量估测”(编号:4180135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红树林资源遥感监测与评估”(编号:2017FY1007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张家港市固废园区化协同处置技术开发与集成示范”(编号:2018YFC1903000)共同资助。
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是一个面向全球尺度的地理空间分析平台,充分集成了Google Earth海量的地理和遥感数据资源以及Google的强大云端计算能力,为地球系统科学、特别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土地覆被遥感信息提取研究提供...
关键词:云计算 Google Earth Engine 遥感 土地覆被 信息提取 
斑块状植被遥感检测研究进展被引量:2
《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年第1期25-32,共8页刘庆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422、41661144030、41511330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140270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XDA20030302);国家山洪灾害调查项目(SHZH-IWHR-57)。
斑块状植被是世界上干旱—半干旱区常见的景观类型,对于它们的形成、结构和演替研究能够提高人们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动态及其重要的生态水文过程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传统的基于地面调查和长期定位观测的...
关键词:斑块状植被 航拍图像 卫星影像 检测方法 
印尼雅万高铁沿线区域高温热浪风险被引量:5
《热带地理》2021年第1期147-158,共12页代欣 刘庆生 武夕琳 黄翀 李贺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A 200303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1402701)。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选取危险性、脆弱性、区域综合防范能力因子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HAHP方法(犹豫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图层叠置法评估模型计算得到高温热浪风险等级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雅万高铁沿线区域高温热浪风险具...
关键词:雅万高铁 高温热浪 风险评估 H-AHP 
“一带一路”关键节点区域极端气候风险评价及应对策略被引量:1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第2期170-178,共9页葛咏 李强子 凌峰 张源 姚永慧 刘庆生 董文 吴骅 李毅 任周鹏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0030302)。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情景下,高温热浪、极端降水、极端干旱和风暴潮事件在"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区域均呈增强趋势,严重威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文章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极端气候事件风险识别与评价工作中存在的评估...
关键词:风险评估 精细尺度 极端气候风险 “一带一路” 关键节点 
干旱半干旱区斑块状植被格局形成模拟研究进展被引量:6
《生态学报》2020年第24期8861-8871,共11页刘庆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422,4166114403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140270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XDA20030302)。
斑块状植被格局是世界上干旱半干旱区常见的景观类型,它们的形成、组成结构和演替过程研究,对于揭示区域生态系统变化的关键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基于地面调查和遥感技术的方法难以全面刻画斑块状植被格局的形成过程及机制,借助于模...
关键词:斑块状植被 格局形成 干旱半干旱区 连续模型 离散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