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炬

作品数:6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复合物脂质血管新生梓醇地黄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中医药信息》《中国辐射卫生》《中医文献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基于Caspase-1/GSDMD焦亡通路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视网膜血管炎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中医药信息》2022年第10期7-14,共8页吴越 张恬 李笑 张秀园 刘炬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9-0370)。
目的:基于Caspase-1/GSDMD焦亡通路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视网膜血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复方血栓通低剂量组(FXST-L)、复方血栓通中剂量组(FXST-M)和复方血栓通高剂量组(FXST...
关键词:复方血栓通胶囊 视网膜血管炎 CASPASE-1 GSDMD 细胞焦亡 
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调控角度探讨地黄梓醇促血管新生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10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年第2期64-68,共5页周霞 张文倩 刘炬 李丽 刘付红 刘炳男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19MH128);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鲁中医药函〔2018〕1号)。
背景血管新生是目前缺血后脑保护研究的新方向之一,地黄主要有效成分梓醇具有促血管新生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调控角度探讨地黄梓醇促血管新生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实验时间为2019...
关键词:地黄 梓醇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地黄活血生新功效考辨被引量:11
《中医文献杂志》2018年第2期22-25,共4页周霞 刘炬 李丽 刘付红 赵盈 王敏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ZR2014HM043)
地黄根据炮制方式有鲜地黄、生/干地黄与熟地黄之别,应用方法不同其功效迥异。自《神农本草经》以降,历代医家对地黄的功效认识与临床应用各有重点,其"活血生新"功效经历了重视、忽视、再发掘的过程,地黄梓醇促血管新生效应是其"活血生...
关键词:地黄 梓醇 活血生新 
低剂量X射线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vWF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辐射卫生》2018年第1期25-27,共3页王一凡 郑盈盈 解奇 刘炬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项目(2014WS0358)
目的探讨低剂量X射线(0.1 Gy)照射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vWF的影响。方法采用医用直线加速器对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0、0.1 Gy(剂量率为200 cGy/min)的X射线照射,然后采用MTT法、台盼蓝染色和细胞凋亡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细胞活力及细胞凋...
关键词:X射线 0.1 GY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脐静脉内皮细胞 血栓形成 
应用胚胎皮肤细胞修复小鼠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4年第2期73-76,共4页郭相凯 韩志华 段惠川 钱德检 郗林鹤 孟飞 刘炬 王彦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GSF11839);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09CQ001)
目的探索胚胎皮肤细胞修复小鼠背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建立小鼠皮肤损伤模型,将小鼠胚胎皮肤的细胞植入小鼠皮肤损伤处(Nor-T组,n=6),与不作处理的小鼠(Nor组,n=6)进行皮肤损伤愈合的比较。分别在术后第1、2、3周采集标本,比较Nor-T组...
关键词:胚胎皮肤细胞 再生皮肤 瘢痕形成 
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样病一例被引量:1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3年第6期467-468,共2页钱德俭 郗林鹤 张琼予 孟飞 郭相凯 刘炬 王彦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1GSF11839),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ZR2009CQ001)
病例患者男,63岁,病程6年。患者最初无意中发现颈后皮下有两处球形肿物,直径约3cm,无瘙痒、疼痛等不适。表面皮肤完整无破溃、渗出,当地医院诊断为“脂肪瘤”,建议手术治疗,但患者未采纳;后发现颈背部及颈前出现类似肿物,颈部...
关键词:脂肪瘤样病 对称性 多发性 医院诊断 手术治疗 患者 肿物 颈背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