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杨

作品数:11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人性弗洛伊德少年抗争女性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学理论》《青春岁月》《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少年雷纳多的力比多之困——从弗洛伊德的性学说看《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被引量:1
《学理论》2014年第9期119-120,共2页安杨 原一川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享誉世界的著名电影作品。电影通过描述刚刚进入青春期的懵懂少年对美丽异性萌发的最原始淳朴的自然爱恋,表达了不可遏制的人性冲动对美好事物的自然强烈的原始追求;同时影片从宣...
关键词:弗洛伊德 力比多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少年雷纳多 
被释放的人性 被释放的姜戈——《被释放的姜戈》释放的人性潜力被引量: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33-134,共2页安杨 
《被释放的姜戈》于2012年由美国温斯坦影业、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制作出品,影片在美国南北战争的大背景下重现了黑奴解放运动的历史主题,被释放的姜戈爆发出来的惊人能量诠释了通过血与火战争抗争捍卫的"人人生而平等"社会基石的伟大意义...
关键词:《被释放的姜戈》 人性 电影 
谈谈《金瓶梅》中潘金莲的宿命
《文学教育》2014年第5期153-153,共1页安杨 原一川 
潘金莲的人生追求很直白也很简单:既然生而为人,就应该像人那样活着,享有人生的欢乐与权利。这种追求,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是一种最低最基本的正当的人生追求,但是在她那个时代和道德背景下,像她那样身份和地位的市井妇女,可以说只能成...
关键词:潘金莲 道德 伦理 
一个说法 两个中国——《秋菊打官司》的现实社会学浅析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2期26-27,共2页安杨 原一川 
《秋菊打官司》是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先生的扛鼎之作,被誉为其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影片讲述了时代交替中新旧两个中国骇然并行的现实情形,在真正统治这个古老国度传承千年的伦理道德规范与现代司法外衣下,当事人南辕北辙的事件处理述求...
关键词:《秋菊打官司》 两个中国 社会学批评方法及作品浅析 
《围城》40年——人性的突围被引量: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348-349,共2页安杨 
《围城》是中国40年代学者钱钟书先生所著的一部著名长篇小说,发表后在华语文坛确立里程碑地位;但在随后的40年间,因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这本小说成为“毒草”、“四旧”,在中国大陆遭到禁锢,直到80年代才重见天日。《围城》描写...
关键词:《围城》 钱钟书 文学的历史观批评 人与人性 人性的突围 
“浮城谜事”:女性主义的现实背离
《青春岁月》2013年第22期73-73,共1页安杨 
《浮城谜事》以一个多层情爱秘密事件最终导致相关联人物的悲剧入手,呈现出一个人性真实的微观世界。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针对影片呈现的当前中国大陆普遍存在的男女情爱、婚姻困局,分析当代中国女性真实生活状态与现代文明发展...
关键词:《浮城谜事》 女性主义 情爱 婚姻 
解读斯嘉丽的抗争及《飘》对于美国现代女权主义的意义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72-74,共3页安杨 原一川 
《飘》是20世纪初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重要作品,在美国甚至世界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及影响力。《飘》的主人公斯嘉丽,以其颠覆传统女性形象的坚强、勇气、智慧,与男权分庭抗礼而成为世界最知名的女性形象之一。其实斯嘉...
关键词:《飘》 斯嘉丽 女性主义 
精明的斯嘉丽——抗争与妥协
《北方文学(中)》2013年第9期77-77,共1页安杨 原一川 
一、作品及人物简介 《飘》,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作为一部最经典的爱情巨著,不仅诠释了人类爱情的伟大,更展现了美国南北战争大时代的宏伟画卷。《飘》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最经典的人物形象之一,斯嘉丽。斯嘉丽是美国南...
关键词:斯嘉丽 世界文学史 妥协 抗争 美国南部 人物简介 南北战争 人物形象 
从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面解读《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第9期81-82,共2页安杨 
2012年底,一部由华裔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的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全球上映,立即引起各方热议;该片在全球掀起研究热潮,并在全球票房市场取得不俗成绩;再次证明李安导演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拍片功力;该片获取全球票房成功及评论界口碑...
关键词:李安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动物 自然 弗洛伊德 本我 自我 超我 
人性主题的魔幻演绎——从莫言获诺奖浅论文学创作的终极使命:人性的表述与探究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第2期27-28,共2页安杨 安娜 
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中国大陆作家莫言。莫言先生的获奖,是世界主流文化对其中不可忽略的中国文化构成部分的高度认同,是对中国这个有着深邃悠远文明国度的高度褒奖,是华人的骄傲。然而这一天来得如此迟滞,也必然应当引起华语文...
关键词: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魔幻现实主义 人性文学创作的终极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