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英

作品数:40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女性自我书写女作家小说城市自我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华文文学》《理论学刊》《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式“英雄”与美国式“多余的人”——《美国庞氏家族的奇幻人生》译后记
《粤海风》2021年第1期110-117,共8页宋晓英 
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美华人自传体写作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11BZW113)”的阶段性成果。
利兰·卓被称为“美国文学的新秀作家”,他的小说《美国庞氏家族的奇幻人生》扩展了华裔英语文学与世界讽刺小说的疆域,设局与解谜、隐喻与复调小说的风格彰显。小说塑造了全新的“华裔美国人”形象,对欧美白人、非裔人、印度移民也有...
关键词:华裔英语作家 利兰·卓 美国庞氏家族的奇幻人生 
历史学者的格局、情志与诗思
《济宁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6-13,共8页宋晓英 
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齐鲁文化走出去专项“山东人在欧洲——齐鲁文化影响研究”(17CZCJ36)。
作为曾经的历史学者,与“当代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者”,诗人蒿峰在创作中努力还原了历史场景,又将当代的“沧桑巨变”记录在册。从创作立场、审美追求、叙事策略等方面分析其创作,有利于我们对“公务员出身的写作者”特点的考察。蒿峰的...
关键词:蒿峰 历史学者 诗人 美学倾向 意象表达 
以“生活在别处”证“诗意在远方”——欧美女性传记电影对中国“症候群”的启示
《现代传记研究》2017年第1期169-181,279-280,共14页宋晓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美华人自传体写作发展史研究”(编号:11BZW113)阶段性成果
欧美'移民'的历史较早,其文艺作品对'生活在别处'主题的阐释也较为广泛深刻,是如何界定中国当代思潮'诗意在远方'的有力参照。以欧美传记片中女主人公的'远行'为例,将史实与电影情节相对照,可以析出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时代更迭的,而...
关键词:生活在别处 诗意在远方 欧美女性传记电影 中国当代症候群 
海外文坛多面手——陈瑞琳印象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6年第2期64-69,共6页宋晓英 
在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与评论阵营中,陈瑞琳可谓"领军"人物,不仅在于她以深厚的学术功底致力于文学评论,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北美新移民作家"群像,向读者与评论者举荐了累累的新人新作,还在于其以宽宏远瞩的目光为华文文学开山引路,推动发展...
关键词:陈瑞琳 文坛多面手 一代飞鸿 新移民文学 
身份的虚设与命运的实存:中西传记作品中的“凤凰女”形象细分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6年第1期126-137,共12页宋晓英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美华人自传体写作发展史研究”(11BZW113);2012年度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海外中国文学研究资料库建设及应用研究”(SDYY12014)的阶段性成果
细读中西传记作品中的"凤凰女"形象,发现其传主"虚设"的自我身份与其"实存"的命运间充满了矛盾。将法国"时尚先锋"香奈儿、"情人"杜拉斯、英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等相关的传记内容与中国女性传主的事迹比较,其"逆袭"与"寻父"...
关键词:传记 传主 凤凰女 身份的虚设 命运的实存 
“边缘”的深度与广度——北美华人女性自传体写作谱系研究被引量:1
《现代传记研究》2015年第2期115-125,242-243,共12页宋晓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美华人自传体写作发展史研究”(编号:11BZW113)成果
中国大陆出生的北美华人女性自传体写作自成谱系,展示着'边缘人'母题的深度与广度。其传主或书写'寓言',展示着身为'少数民族'向西方主流社会参与、渗透的历程;或再现'创伤',从文革'受难者'向'反思者'视角嬗变;或揭示'文化混杂者'、'世...
关键词:北美华人女性自传体写作 谱系 “边缘” 
写作需要静思沉淀,更需要阔野远视--宋晓英、融融对谈录被引量:1
《华文文学》2015年第6期103-109,共7页宋晓英 融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美华人自传体写作发展史研究”(11BZW113)
融融与其他华人作家写作的立场与视野略有不同,她的"一代飞鸿"意象有着创造性,她的自然观、生命观焕发出新意,对"文化震撼"的描述更加深刻,写出了"脱胎换骨"、"落地植根"过程的艰苦卓绝与灵魂放逐。她提出了以下问题:一,看待异国文化,"...
关键词:融融 宋晓英 访谈 一代飞鸿 阔野远视 
什么是真正的“小说”做法?——以《来自美国的遗书》为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年第11期25-28,共4页菅文静 宋晓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澳华人自传体写作发展史研究"(11BZW113)
当代社会,被命名为"作家"的人越来越多,小说作品层出不穷,而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却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忽视。"什么是真正的小说写法?"重新成为一个亟待重视的问题。首先,小说需要"谋篇布局",别出心裁,而不能是平铺直叙,味同嚼蜡。旅美华...
关键词:小说做法 融融 文学规律 
隐性的遥契——中美“寒门杀手”形象的社会与心理溯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28-33,91-92,共6页宋晓英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海外中国文学研究资料库’建设及应用研究"(SDYY12014)
"隐性的遥契"指时空悬隔、不存在实际历史关系的两国或以上文学思潮、运动、形态在诗学品格上的遥相契合。经过对同学观影活动的调研,也通过影响学、犯罪学等领域数据统计与事例分析的了解,我们对当代中国青年与西方电影人物形象在心理...
关键词:隐性的遥契 西方电影的中国影响 寒门杀手 
《纸爱人》多重意义上的存在主义解读被引量:1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46-49,共4页宋晓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美华人自传体写作发展史研究"(编号:11BZW113)
施玮的小说《纸爱人》含义多重:全知全能的视角陈述了一个世俗的故事,主人公的内视视角以意识的流动推动人物命运的逆转,批评者冷眼旁观到了"他者就是地狱",隐含的回望视角预示了大的悲凉。其所揭示的存在主义的荒谬在于:人物以"娜拉"...
关键词:施玮 《纸爱人》 多重视角 存在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