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迪思

作品数:10被引量:10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底土深层土壤土地利用变化土壤有机质母质发育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生态学报》《土壤通报》《南阳理工学院学报》《土壤与作物》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湘东丘陵红壤有机化合物组成对土地利用的响应被引量:1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8年第4期16-24,40,共10页马颢榴 盛浩 宋迪思 张凤 张亮 周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234);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科学研究项目(15B110)
为了解高强度土地利用活动下土壤有机质分子组成和品质变化规律,选取中亚热带湘东丘陵区同一景观单元、利用史清晰的花岗岩红壤4种土地利用方式(天然林以及由此转变而来的人工林、板栗园和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表层(0~20 cm)和底...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 化学组成 Py-GC/MS 木质素 底土 农业管理 
土地利用变化对花岗岩红壤底土溶解性有机质数量和光谱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0
《生态学报》2017年第14期4676-4685,共10页盛浩 宋迪思 周萍 夏燕维 张杨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234);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JJ4066)
了解底土溶解性有机质(DOM)的数量和化学结构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对科学评价区域土壤有机质动态和碳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花岗岩红壤丘陵区同一景观单元的天然林地(常绿阔叶林)以及由此转变而来的杉木人工林、板栗园和坡耕...
关键词:活性有机质 官能团 有机质结构和组成 农业管理措施 花岗岩红壤 
湘东丘陵区不同母质发育底土的土壤微生物商被引量:4
《土壤与作物》2016年第4期255-260,共6页魏亮 盛浩 潘博 刘广花 宋迪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234);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G(S)CX1410)
土壤微生物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有机碳的比值:MBC/SOC)常作为表土有机碳和肥力变化的敏感指标,但能否应用于不同母质发育的底土仍有待验证。通过选取湘东丘陵区3种母质发育的土壤(花岗岩红壤、酸性紫色土和第四纪红土红壤),挖掘土...
关键词: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溶解性有机碳 深层土壤 母质 
不同母质发育土壤的中红外吸收光谱特征被引量:23
《土壤通报》2016年第1期1-7,共7页宋迪思 盛浩 周清 周萍 王翠红 张杨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234;31100381);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JJ4066)资助
选取湘东丘陵区四种典型母质发育土壤(酸性紫色土、花岗岩红壤、板岩红壤和第四纪红土红壤),采集剖面(深至母岩/母质层)样品,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灼烧去除有机质处理、土层深度和母质类型对土壤中红外吸收光谱特征的影响,分析...
关键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土壤矿物质 土壤有机质 官能团 深层土壤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四种测定方法的对比和转换被引量:22
《土壤》2015年第6期1049-1053,共5页盛浩 宋迪思 王翠红 周萍 张杨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234;31100381);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JJ4066)资助
针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不同测定方法之间可比性较差的问题,应用TOC仪法、容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了中亚热带丘陵山地6个土属共46个新鲜土壤样品的DOC含量。结果表明:参照TOC仪法测得的DOC数据,容量法一致性地...
关键词:活性有机碳 山地土壤 底土 TOC仪法 容量法 比色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土地利用变化对花岗岩红壤颗粒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年第3期25-32,共8页宋迪思 盛浩 周萍 周清 王翠红 张杨珠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JJ406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0381)
选取湘东丘陵区花岗岩红壤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天然林以及由此转变而来的杉木人工林、板栗园和坡耕地),挖掘土壤剖面深至1 m,研究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及其组分(粗颗粒有机碳:CPOC和细颗粒有机碳:FPOC)的储量,分析POC及其组分与土壤有机...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 活性有机碳 碳储量 底土 土地管理措施 
中亚热带山区深层土壤有机碳库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5
《生态学报》2014年第23期7004-7012,共9页盛浩 周萍 李洁 宋迪思 张杨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0381);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JJ4066);湖南农业大学引进人才项目(11YJ20)
通过对中亚热带丘陵山区4种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天然林以及由此转变而来的杉木人工林、板栗园和坡耕地)1 m深土壤剖面碳储量、δ13C值和细根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7a后,土壤剖面(1 m)有机碳储量与天然林相比降低了26%—36%...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转变 土壤碳贮量 δ13C值 细根生物量 稳定性碳同位素 
湖南省近50年降水特征分析被引量:16
《水土保持研究》2013年第5期145-149,共5页邝美娟 谢红霞 隋兵 王翠红 宋迪思 李妲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科技创新项目(DFCXY201111)
利用湖南省21个站点1961—2010年的日降水量数据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0a湖南省年、季、月降水特征,以期为水资源的开发和防洪等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1)湖南省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8月,占全年的63.09%;春夏两季多雨,约占全年降水量...
关键词:降水特征 年际变化 年内变化 湖南省 
湖南省近50年侵蚀性降雨及降雨侵蚀力特征研究被引量:5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108-113,共6页谢红霞 邝美娟 隋兵 李妲 宋迪思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07203);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科技创新项目(DFCXY201111)
降雨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降雨侵蚀力是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模型的一个重要因子,利用湖南省21个站点1961~2010年的日降雨量数据,选择基于日降雨数据的降雨侵蚀力模型,分析了近50年湖南省侵蚀性降雨和降雨侵蚀力的特征,结果表明:(1)湖南...
关键词:侵蚀性降雨 降雨侵蚀力 湖南省 
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调查与对策研究——以长沙市芙蓉区东岸乡为例被引量:1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2年第5期28-30,共3页沈欣 黄运湘 唐倩 梁坤 宋迪思 蒋京佑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DFCXY201114);湖南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为了了解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状况,对长沙市芙蓉区东岸乡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阐明了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长沙市郊 城乡结合部 生态环境现状 对策和建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