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碳贮量

作品数:20被引量:60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瑞红叶功富肖胜生范少辉肖复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森林培育与林产品加工利用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广东农业科学》《生态学杂志》《植物生态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刈割频次对呼伦贝尔羊草草原土壤碳氮变化的影响被引量:8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8年第2期195-199,共5页郝广 闫勇智 李阳 李传弘 王炜琛 郭宇 杨九艳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4ZD02)资助~~
刈割是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主要的管理方式,为向内蒙古地区碳汇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对围封样地、两年一割样地与一年一割样地的刈割频次与土壤碳氮含量关系开展研究. 结果显示,随刈割频次的增加,0-3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
关键词:刈割 羊草草原 土壤有机碳 土壤碳贮量 土壤氮贮量 
亚热带森林逆向演替对土壤碳贮量的影响被引量:2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1期141-149,共9页周文君 鲁志云 武传胜 温韩东 张一平 刘玉洪 沙丽清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1FA025);NSFC-云南省联合基金项目(U120223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A05050601)
选择了亚热带森林逆向演替过程中的原生林、次生林和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亚热带森林逆向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贮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原生林到人工林,0-100 cm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减少;土壤碳贮量次序却为原生林(...
关键词:土壤碳 原生林 次生林 人工林 逆向演替 
围栏禁牧与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2
《草业科学》2015年第11期1748-1756,共9页邹婧汝 赵新全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XDA05070000)
草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对全球碳贮量的大小有重要影响。放牧作为草地最广泛的利用方式之一影响着草地的碳贮量,过度和不合理的放牧方式造成草地退化,引起草地碳的损失。围栏禁牧与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植被生产力...
关键词:植物生产力 土壤碳贮量 碳循环 
江西省典型森林类型土壤碳贮量及碳汇能力研究被引量:4
《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第14期154-158,共5页李英升 
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造气函[2013]35号)
基于全国林业碳汇监测与计量体系的建立,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江西省4种森林类型土壤碳贮量及碳汇能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有机碳密度表现出相似的规律,从大到小依次为阔叶...
关键词:森林类型 土壤有机碳 土壤碳贮量 森林碳贮量 
中亚热带山区深层土壤有机碳库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5
《生态学报》2014年第23期7004-7012,共9页盛浩 周萍 李洁 宋迪思 张杨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0381);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JJ4066);湖南农业大学引进人才项目(11YJ20)
通过对中亚热带丘陵山区4种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天然林以及由此转变而来的杉木人工林、板栗园和坡耕地)1 m深土壤剖面碳储量、δ13C值和细根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7a后,土壤剖面(1 m)有机碳储量与天然林相比降低了26%—36%...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转变 土壤碳贮量 δ13C值 细根生物量 稳定性碳同位素 
思茅松林区计划烧除对土壤碳贮量的影响被引量:4
《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12期7135-7137,7158,共4页高仲亮 周汝良 李浩 戴柔毅 李俊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亚热带森林林区营林固碳技术研究与示范"(2008BAD95B09);云南省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项目(XKZ200905)
以云南景谷为研究对象,以追求最大固碳效率为出发点,研究和评价了计划烧除和常规林2种不同森林管理模式下腐殖质层含水率、厚度、载量和有机碳贮量,以及0~60 cm土壤层次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贮量来分析计划烧除对土壤的固碳效率。结果表...
关键词:思茅松 计划烧除 有机碳含量 载量 有机碳贮量 
湖南会同毛竹林土壤碳循环特征被引量:22
《林业科学》2009年第6期11-15,共5页肖复明 范少辉 汪思龙 熊彩云 申正其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竹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维持和退化系统恢复技术研究(NO.2006BAD19B0104)”资助
测定和分析湖南会同毛竹林土壤的碳贮量和各组分呼吸量。结果表明:毛竹林土壤有机碳贮量为115.558t.hm-2,矿质土壤层、凋落物层和根系分别占96.01%,0.64%和3.34%;毛竹林地土壤年呼吸排放碳总量为9.257t.hm-2a-1,异养呼吸、自养呼吸和凋...
关键词:毛竹林 土壤碳贮量 土壤呼吸 土壤碳循环 会同 
天然次生林人工更新后对土壤物理性质及碳贮量的影响被引量:2
《生态环境》2008年第6期2366-2369,共4页郭俊誉 时忠杰 徐大平 太立坤 周卫卫 杨曾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0064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重点项目(2007-1)
天然林被人工林取代后对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及土壤碳贮量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以海南天然次生林人工更新为尾细桉(Eucalyptus urophylla×E.tereticornis)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林前后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人工植被更新...
关键词:天然次生林 桉树 马占相思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碳贮量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木麻黄人工林的土壤碳贮量被引量:2
《海峡科学》2008年第10期26-28,共3页叶功富 肖胜生 郭瑞红 吴柳清 岳新建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3A14-01);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2006NZ0001-2)
为探索不同林龄木麻黄纯林的土壤碳贮量,在福建惠安选择不同发育阶段(幼林、中林和成熟林)的沙地木麻黄防护林作为研究对象,用LICOR-8100 Automated Soil CO2 Flux System法测定了土壤剖面的含碳率,并计算其碳贮量。结果表明:土壤含碳...
关键词:木麻黄 含碳率 碳贮量 
木麻黄与湿地松混交林的土壤碳贮量动态被引量:4
《海峡科学》2008年第10期29-31,共3页郭瑞红 叶功富 卢昌义 肖胜生 陈胜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3A14-01);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2006NZ0001-2)
对木麻黄-湿地松混交林、木麻黄纯林土壤含碳率及其碳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碳率和碳贮量在不同林地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木麻黄纯林;含碳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随土层加深差异逐渐减小,到100cm时差...
关键词:木麻黄 湿地松 含碳率 碳贮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