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祥

作品数:14被引量:6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辛硫磷小麦花生白粉病花生蛴螬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农药》《植物病理学报》《植物保护》《安徽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辛硫磷和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释放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8期2350-2351,2355,共3页张光玲 朱建祥 苏卫华 谢明惠 陈浩梁 
农业部公益业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25);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1C1106)
[目的]明确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主要释放机制和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2种微囊悬浮剂在2种湿度、温度和通风状态下的土壤释放(消解)动态。[结果]在35℃干燥土壤中,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吹风处理的T0.5...
关键词:辛硫磷 毒死蜱 微囊悬浮剂 释放机制 影响因素 
土壤温、湿度对两种微胶囊杀虫剂毒力的影响被引量:1
《植物保护》2012年第6期166-169,共4页谢明惠 张光玲 陈浩梁 朱建祥 徐德进 苏卫华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25);农业部合肥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青年创新基金项目(11B1114);安徽省攻关项目(0801030217)
以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为生测对象,在常规毒力测定的基础上研究土壤温、湿度对35%辛硫磷和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力的影响。结果显示:35%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毒力高于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约是其毒力的3~9倍;在试验...
关键词:微胶囊 华北大黑鳃金龟 土壤温湿度 毒力 
辛硫磷35CS释放特性与施药方法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8期4542-4543,4636,共3页苏卫华 戚仁德 朱建祥 徐德进 张光玲 汪涛 滕中侠 谢明惠 
安徽省科研攻关项目(08011030217);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3025)
[目的]明确辛硫磷35CS不同释放特性及施药方法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于2009、2010年在代表安徽省南、北2个农业生态类型的蒙城、固镇和肥西县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该药剂3种释放速度(快、中、慢释放速率)及2种施药方法(...
关键词:辛硫磷35CS 释放特性 穴喷雾 灌根 花生 蛴螬 
2种辛硫磷制剂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毒力测定被引量:6
《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36期20647-20648,共2页谢明惠 苏卫华 徐德进 朱建祥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3025);安徽省科研攻关计划项目(08010302173)
[目的]测定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CS)和辛硫磷乳油(EC)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毒力。[方法]在初步建立暗黑鳃金龟及幼虫室内饲养方法的基础上,将辛硫磷30CS配成0.16、0.32、0.64、1.28和2.56μg/g5个浓度,辛硫磷41.2EC配成0.08、0.16、0.32、0...
关键词:暗黑鳃金龟幼虫 花生 辛硫磷CS 毒力 
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的研制被引量:9
《农药》2005年第7期306-308,共3页倪春耕 朱建祥 徐德进 张光玲 滕中侠 
采用界面聚合法研究了多种囊壳单体及不同配比对辛硫磷微胶囊成囊的影响,其中以占油相5%的N1单体与2.5%的S1单体聚合所得的微胶囊理化性能较为稳定,54℃热贮14d有效成分分解率仅为5.4%。选定了制剂适宜的分散剂F和稳定剂H,成功地研制出...
关键词:辛硫磷 微胶囊 界面聚合法 悬浮剂 甘薯茎线虫 
35%辛硫磷微胶囊剂防治花生蛴螬试验及示范被引量:20
《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第5期783-784,共2页苏卫华 戚仁德 朱建祥 
2004年5~9月,在宿州、固镇田间小区试验和肥西县等大面积示范表明:35%辛硫磷微胶囊剂拌砂盖种防治花生蛴螬的效果比乳油剂型提高近2倍(或有效利用率提高近2倍);用微胶囊剂3000~4500g/hm2有效成分拌砂盖种,可以较好地控制全生育期花生...
关键词:辛硫磷微胶囊 拌砂盖种 花生 蛴螬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防治甘薯茎线虫病试验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第4期492-492,495,共2页朱建祥 滕中侠 王林坤 蔡庆葆 张光玲 倪春根 
把筛选出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同系物 ,加工成高效、长效的微胶囊剂———“红芋宝”。初步的田间试验表明 :“红芋宝”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红芋宝微胶囊剂 甘薯 茎线虫病 药效试验 
小麦对白粉菌的抗性和感病性的诱导被引量:3
《植物病理学报》1998年第1期11-17,共7页朱建祥 
用小麦白粉菌(Erysiphegraminisf.sp.tritici)的无毒和有毒菌株,以3种接种顺序:1.先接无毒菌株,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接有毒菌株;2.无毒和有毒菌株同时接;3.和“1”相反,接种具有不同抗性基...
关键词:小麦 白粉菌 诱导抗性 诱导感病性 
粉霉灵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1997年第3期249-251,共3页苏卫华 朱建祥 叶正荷 
安徽省"八五"重点课题
采用长1m,内径3mm,内装4.5%OV-101+1.5%QF-1/GasClmromQAWDMCS(60~80目)玻璃柱,以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三唑酮含量,其标准偏差为0.047,变异系数为1.33%,回收率在98...
关键词:农药 三唑酮 多菌灵 灵相色谱法 紫外分光度法 
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兼治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1997年第3期236-241,共6页朱建祥 叶正荷 苏卫华 潘泽义 夏桂平 滕中侠 
安徽省科委"八五"重点课题
为解决我省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叶锈病、叶枯病混合危害的严重问题,研制成功了2种复配兼治新农药:36%粉霉灵悬浮剂和30%增效粉锈宁悬浮剂。毒力测定表明,2种新农药配方都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在小样加工工艺成熟的基础上,完...
关键词:农药 配方 小麦 白粉病 赤霉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