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白

作品数:11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汉代猛士嬗变尚武精神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名作欣赏(上旬)》《美与时代(城市)》《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文艺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代尚武精神的嬗变与 “英雄”文化的生成被引量:14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54-164,227,228,共13页李小白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项目“洛汭神话叙事与中州文学传播”(20HNFYB16),项目负责人:李小白。
尚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先秦文化将勇力崇拜与“士”阶层道德属性相结合,形成了“勇士”“壮士”等品格褒词。“猛士”概念在汉代首次出现,是尚武文化嬗变过程中对“勇士”“壮士”时代理想人格重塑的必然要求,反映了最高统治者...
关键词:汉代 尚武精神 猛士 英雄 文化 
子产之道、术与原始儒家精神被引量:1
《中州学刊》2021年第2期112-118,共7页刘志伟 李小白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子产与中原根、源文化的当代展示”(20HNFYB08)。
春秋战国恰处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作为春秋时代的一代伟人,子产在新旧嬗变时期,怀抱“救世”理想,以“死社稷”的使命担当,注重经世致用,勇于随“时”而“变”,使得郑国得以“并立于中国”。子产的政治思想既具有“轴心时代”人文...
关键词:子产 原始儒家精神   
《红楼梦》究竟多少回问题再思考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60-67,共8页李小白 贺玉萍 
有关《红楼梦》“后半部”的探佚是红学研究重要内容之一。“后半部”到底是否存在,究竟有多少回,其原貌为何样,脂批与正文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因循日久,困扰着无数研究者。从各脂本正文和脂批信息看,80回是“前半部”与“后半部”作者...
关键词:红楼梦 全书回目 迷失 曹雪芹 
从“体国经野”到“触兴致情”——论张衡赋的时代特征
《学术交流》2019年第7期162-171,共10页李小白 
张衡赋作兼具两汉赋的时代特征。他深受楚文化影响,加之太史令的职业修为,使他具有开阔的文学视野和敏锐的政治眼光,因而在汉赋发展求变的历史时期,能以严谨的态度,主动顿脱汉大赋虚辞滥说的弊端,并站在国家、社会、民生的高度,积极从...
关键词:张衡  体国经野 触兴致情 
“诗圣”杜甫“圣”化论被引量:6
《文艺研究》2018年第12期63-73,共11页刘志伟 李小白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学者资助项目(批准号:2017-YXXZ-13)成果
杜甫"诗圣"地位的确立与其形象的"圣"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伴随杜甫"诗圣"地位的确立,其内形外像也被"圣"化。在这一演进历程中,融入进中华民族热爱诗歌、追求崇高、崇仰"圣贤"的特定审美眼光、文化心理与精神诉求,体现原"道"精神...
关键词:“圣” 杜甫 诗圣 中华民族 精神诉求 演进历程 审美眼光 文化心理 
千秋青史 一片丹心——评柯文辉先生小说《司马迁》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8年第8期140-143,共4页李小白 
柯文辉先生的小说《司马迁》,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整个大汉帝国,从有限的文献出发,还原时代人物、风貌,通过对司马迁一生的书写和形象塑造,对其进行允当的评价。书中人物形象丰满,情节环环相扣,思想情感充溢于字里行间,虽不是史书,却具...
关键词:柯文辉 司马迁 史记 汉武帝 
太虚幻境故事原型本义研究被引量:3
《红楼梦学刊》2018年第2期112-128,共17页李小白 
关于《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故事之原型,学界讨论极多,至今尚未有定论。然据其故事情节、叙述结构,可以明显看出,其实出于汉魏六朝洞窟小说之宫殿一型(1),且流变传承脉络十分清晰。尤其是宫殿型之故事发生地、女主人公王室身份...
关键词:太虚幻境 故事原型 本义 研究 
论唐代诗文中上阳宫建筑意象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9-13,共5页李小白 
上阳宫作为唐代重要的皇家离宫,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文化背景,因而是唐人吟咏的对象。在描写上阳宫的诗歌中,对其建筑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也表现出唐人的建筑理念。从上阳宫的水系景观、建筑用色和建筑理念等三个方面对唐代诗文中的上...
关键词:上阳宫建筑 水景观 色彩 理念 
对郑州地铁1号线“文化墙”的解读及反思
《美与时代(城市)》2014年第12期4-5,共2页张梦平 贾倩 李小白 
地铁文化既可以是城市文化的具体物化和缩影,也可以创造一种新的城市文化,从而成为一张城市“名片”。以地铁为载体,以中原文化为底本,结合现代工艺技术,郑州地铁1号线1期工程的8个“文化墙”为人们展现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壁画,...
关键词:地铁“文化墙” 文化 现代化 反思 
《洛阳伽蓝记》的文章之法被引量:1
《天中学刊》2014年第6期97-99,共3页李小白 
《洛阳伽蓝记》继承汉魏辞赋与括地志技法,吸收城邑地理、山水游记写作营养,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章之法,大大拓展了文章的信息量,使得叙事繁简得当,表现出一种全新的风貌,并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洛阳伽蓝记》 体例 谋篇 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