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祥

作品数:41被引量:22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人类学灾害防灾减灾泥石流灾害彝族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青海民族研究》《民族学刊》《贵州社会科学》《民族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反思与启示:非洲埃博拉疫情防控的人类学应用
《民族研究》2025年第1期44-57,M0003,M0004,共16页李永祥 
云南大学民族生态学创新团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文化人类学学科建设项目和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研究创新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在非洲埃博拉疫情的防控和应对工作中,世界卫生组织非同寻常地邀请人类学家、流行病学家、动物学家等组成疫情防控专家组,到埃博拉病毒重灾的“一线”社区进行防控工作,人类学家在多学科团队中利用学科优势,进行田野调查,关注底层社会...
关键词:埃博拉病毒 疫情防控 人类学理论方法 非洲 
生物多样性:西方生态人类学研究新领域被引量:1
《民族研究》2023年第1期127-139,146,共14页李永祥 
云南大学民族生态学创新团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文化人类学学科建设项目;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研究创新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生物多样性”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源于保护生物学。随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订,西方生态人类学研究者开始关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方式、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生物...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西方生态人类学 就地保护 惠益分享 文化多样性 
灾害文化与文化防灾的互动逻辑被引量:6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25-133,共9页李永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知识与文化防灾研究”(18AMZ016);云南大学民族生态学创新团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文化人类学学科建设项目和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研究创新团队。
灾害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抗灾过程中形成的减灾思想和历史记忆,它承载着人类抗击灾害的历史和人类对灾害的解释;文化防灾是灾害文化在减灾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是科学防灾的基础和源头。灾害文化与文化防灾无法截然分开,灾害文化作为一种象...
关键词:灾害文化 文化防灾 传统知识 文化逻辑 理论构建 
印度的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研究被引量:1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2年第4期31-43,153,共14页李永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知识与文化防灾研究”(18AMZ016);云南大学民族生态学创新团队和云南省社科院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研究创新团队资助。
印度是全球75个灾害最为频发多发的国家之一,该国近60%的大陆容易受到地震的影响,超过8%的地区容易发生洪灾,近76%的海岸线容易受到飓风袭击,68%的面积容易发生干旱。灾害对印度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农业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
关键词:自然灾害 防灾减灾 印度 中印减灾合作 
从当代云南“山坝结构”民族分布的新变化看民族互嵌交融——基于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的三个案例被引量:9
《民族研究》2021年第3期53-62,M0003,共11页李永祥 曹津永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排头兵研究创新团队的项目资助。
山区与坝区的结构关系,即"山坝结构",不仅反映了云南的基本地理特征,也代表了云南特有的民族分布结构,影响了云南民族关系的发展。近年来,山区民族逐步搬迁到坝区,传统的二元"山坝结构"开始改观,民族分布出现新变化,山区民族与坝区民族...
关键词:“山坝结构” 民族互嵌 民族交融 云南 
从神话到现实:民族文化中的动物与灾害关系及当下意义被引量:1
《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6期34-44,共11页李永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知识与文化防灾研究”(项目编号:18AMZ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云南建设最美丽省份”创新团队的资助。
神话与现实在时空上相距甚远,但是它们在逻辑上有着某种联系。灾害神话中的动物是解释这种逻辑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动物与人类一样,与灾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天地和万物起源到洪水神话、日月神话、人类再生神话、地震神话,再到现...
关键词:神话 动物 灾害神话 历史记忆 风险社会 
全球化之得失与生态环境对策措施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9期1-8,共8页李永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知识与文化防灾研究”(18AMZ016);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研究创新团队、云岭学者人才项目阶段性成果。
全球化是资本主义思想、生产生活方式和技术扩张的结果,它是全球环境变迁的重要推动力,给生态和环境变迁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然而全球化也给环境治理带来诸多益处,如共享全球的信息和技术,构建命运共同体,走环境友好型道路。...
关键词:全球化 生态环境 资本主义 环境人类学 
风险和灾害的宗教解释与应对研究被引量:6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148-155,共8页李永祥 
国家社会科学资金重点项目“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知识与文化防灾研究”(18AMZ016)
在很多社会中,风险与灾害是日常生活、宗教思想和文化的组成部分。风险和灾害的解释与应对方式和人类社会的宗教及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社会的历史伴随着抗灾减灾经验和风险规避方式而发展和进步,灾害催生了防灾减灾思想和原始的科...
关键词:风险 灾害 宗教解释 应对 人类学 
政治生态学研究述评被引量:1
《民族研究》2019年第4期118-128,M0005,共12页李永祥 
政治生态学诞生于对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批判。经过长期的发展,政治生态学目前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人类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理论解释框架之一,研究视野不仅涵盖了以往的土地使用、森林管理、生计变迁、水权、畜牧业集体养殖等问题,而且包含着...
关键词:政治生态学 生态/环境人类学 文化生态学 环境变迁 
脆弱性视野下的缅甸防灾减灾研究被引量:1
《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12期85-91,共7页李永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社会文化调查研究”(15ZDA068).
缅甸是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的国家,飓风、火灾、洪水、干旱、地震、泥石流等灾害给缅甸造成了重大损失。在缅甸所有的灾害中,火灾占灾害总数的71%,热带风暴和洪水分别占11%和10%,其他灾害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占8%。缅甸与中国山水相连,...
关键词:自然灾害 防灾减灾 缅甸 启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