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敏

作品数:10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新生儿败血症去甲万古霉素药物疗法新生儿败血症患者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医学》《中国癌症杂志》《色谱》《中国药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急性白血病化疗时合并曲霉菌性肺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北京医学》1999年第5期304-304,共1页赵越 杨志敏 张乐萍 刘桂兰 殷慧君 
关键词:白血病 急性 药物疗法 曲霉菌性肺炎 
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有效化学治疗
《中国癌症杂志》1999年第2期132-134,共3页殷慧君 陆爱东 刘桂兰 张乐萍 商晓云 杨志敏 李虹 田开功 
目的总结了我院初治1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3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诱导缓解治疗效果,同时介绍了早期巩固强化治疗方案。方法ALL诱导化疗方案:病人共分三组:(1)COP,(2)COP+DNR,(3...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早期反应 无病生存率 药物疗法 儿童 
去甲万古霉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其疗效被引量:8
《中国药学杂志》1999年第4期258-260,共3页解建勋 李玉珍 王佩 杨志敏 曾超美 
目的:对新生儿败血症患者静脉滴注去甲万古霉素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探讨血药浓度与疗效、不良反应关系。方法:5例新生儿患者静滴去甲万古霉素15mg·kg-1,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不良反应监测。结果:...
关键词:去甲万古霉素 新生儿败血症 药代动力学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在新生儿葡萄球菌败血症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北京医学》1998年第5期271-273,共3页曾超美 杨志敏 郭静竹 解建勋 王更惠 
63例患葡萄球菌败血症的足月新生儿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时,接受国产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治疗。首量15mg/kg,静脉滴注,继之10mg/kg维持治疗。结果:其血药浓度可达到20~40μg/ml的有效水平,治愈率达90.5%。用药不超过2周未...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 葡萄球菌 去甲万古霉素 药物疗法 
窒息新生儿凝血筛查试验及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1
《中国优生优育(1990-2002上半年)》1998年第1期18-20,共3页曾超美 刘方 杨志敏 郭静竹 
对46例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足月窒息新生儿及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止凝血状况进行了筛查。结果表明血小板减少、国际正常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sed ratio,INR)增高及纤维蛋白原减少发生率窒息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5),并且...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血小板 凝血 
去甲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金葡菌败血症及其肾毒性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新生儿科杂志》1997年第5期230-231,共2页郭静竹 杨志敏 曾超美 李曼华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 金黄色葡萄球菌 去甲万古霉素 
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治疗进展被引量:3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7年第4期209-211,共3页杨志敏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约占20%。在接受化疗过程中,人们认为AML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更易产生耐药。但从近15年的整体治疗效果分析,AML的预后较ALL更好,这归功于强化治疗的实施,...
关键词:急性 粒细胞性 白血病 阿糖胞苷 骨髓移植 儿童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生儿血清中去甲万古霉素浓度被引量:16
《色谱》1997年第6期518-520,共3页解建勋 李玉珍 王佩 徐列兵 杨志敏 曾超美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血清中去甲万古霉素浓度的方法。血清样品经乙腈-异丙醇沉淀蛋白,上清液用三氯甲烷萃取后以水相进样。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紫外检测,最低检测限0.3mg/L,有良好的线性关...
关键词:去甲万古霉素 新生儿败血症 血清 HPLC 
外周静脉营养混合输注法在危重新生儿中应用初探被引量:2
《中国优生优育(1990-2002上半年)》1997年第2期51-53,共3页郭静竹 杨志敏 曾超美 李曼华 
静脉营养支持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已有多年,对疾病的治疗及恢复起了重要作用。但因目前多数医院尚无输液泵影响了其推广。本实验对25例需要静脉营养的新生儿进行了混合输注法的研究,认为早产儿及足月危重儿均对本方法中的各种营养成分有很...
关键词:肠外营养 外周静脉 早产儿 新生儿 混合输注法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及抗生素合理应用被引量:15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7年第2期90-92,共3页杨志敏 曾超美 郭静竹 
对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感染新生儿进行研究,发现感染患儿占同期住院患儿60.1%,其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形成败血症的主要原因为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发现培养阳性率最高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61.7%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 流行病学 抗生素 药物疗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