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迅

作品数:18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神经母细胞瘤恶性肿瘤儿童基因治疗血清铁蛋白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癌症》《中华小儿外科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原发性肝癌SIL-2R测定的临床意义
《河南肿瘤学杂志》2002年第6期411-412,共2页张兰 毕红梅 何延兴 毕迅 
目的 探讨SIL -2R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对 3 0例原发性肝癌 ,2 0例肝血管瘤 ,2 0例正常人进行测定。检测SIL -2R与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关系。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明显高于肝血管瘤组和正常组 (P值分别小于 0 0 5和 0 0 1...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受体 原发性肝癌 SIL-2R 测定 临床意义 
输血对恶性肿瘤患者SF的影响被引量:2
《河南肿瘤学杂志》2002年第3期201-202,共2页张兰 鲁德聚 张太义 毕迅 
目的 了解输血对恶性肿瘤患者SF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 676例恶性肿瘤分别输全血和浓缩红细胞进行临床观察 ,其中40 6例输异体全血 ,2 70例输异体浓缩红细胞 ,对两组输血后SF值进行比较。结果 输异体全血均使SF升高 ,输异体浓缩红细...
关键词:输血 恶性肿瘤 血清铁蛋白 影响 
神经母细胞瘤增殖、凋亡与休眠消退的相关性研究
《河南肿瘤学杂志》2001年第6期397-398,共2页毕红梅 何延兴 毕迅 
目的 本实验通过研究神经母细胞瘤的增殖、凋亡的改变 ,结合神经母细胞瘤的分化 ,以探讨增殖、凋亡的改变与神经母细胞瘤休眠消退的关系。方法 肿瘤休眠消退组 :神经母细胞瘤休眠消退 6例 ,男 4例 ,女 2例。取组织制作成石蜡切片 ,运...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 增殖 休眠 凋亡 消退 
神经母细胞瘤增殖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河南肿瘤学杂志》2001年第3期157-159,共3页毕红梅 何延兴 毕迅 张金哲 董秀月 陈艳 
目的 本实验通过研究神经母细胞瘤的增殖、凋亡的失衡 ,结合神经母细胞瘤的分化 ,以探讨增殖、凋亡的改变与神经母细胞瘤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别取正常对照组、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 3组组织制作石蜡切片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增...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 增殖 凋亡 诊断 预后 治疗 
自杀基因治疗裸鼠神经母细胞瘤的实验研究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1年第4期244-245,共2页毕迅 何延兴 毕红梅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 自杀基因 基因治疗 实验研究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周期及端粒酶基因的变化被引量:1
《癌症》2001年第2期135-139,共5页王焕民 张金哲 张海燕 李卫红 毕迅 祝秀丹 李家驹 
目的:观察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在被维甲类化合物诱导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细胞周期及端粒酶基因表达方面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理及临床意义。方法:查耳酮酸(R9158)及丁羟胺酸(R8605)均为新一代合成维甲类化合物,采用工作浓度10-6mol/L,加入...
关键词:维甲类化合物 端粒酶 神经母细胞瘤 SH-SY-5Y SK-N-SH 细胞周期 细胞分化 
胸苷激酶基因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癌症》2000年第8期839-841,共3页毕迅 张金哲 王新娟 
关键词:胸苷激酶 基因治疗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休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癌症》2000年第7期722-723,共2页毕迅 netease.com 
关键词:恶性肿瘤 相关因素 肿瘤休眠 动物模型 
自杀基因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实验研究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0年第3期139-142,共4页毕迅 王新娟 张金哲 叶蓁蓁 马继东 郝春生 李跃荣 叶辉 
目的 探讨自杀基因疗法对神经母细胞瘤的作用 ,为临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 利用含胸苷激酶基因 (tk)与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 (hy)的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及仅含hy的空载体 ,以脂质体为介导 ,将这两种质粒分别转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 胸苷激酶 基因治疗 自杀基因 
恶性肿瘤自然消退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0年第2期106-107,共2页毕迅 张金哲 叶蓁蓁 
恶性肿瘤自然消退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相关因素包括 :患者年龄、组织器官、组织分化程度与凋亡、血管因素、精神因素、基因改变及调控。由此启发我们探索这一现象 ,最终战胜恶性肿瘤。
关键词:恶性肿瘤 自然消退 研究进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