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明

作品数:10被引量:3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医药疗法胆结石胆石病药理药效学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新中医》《中医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江西中医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胆石症10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新中医》1998年第9期21-22,共2页康国治 潘晓明 李彪 谭新华 
湖南省卫生厅课题
治疗胆石症应在辨病的同时,注重辨证求因。对100例胆石病患者分为肝郁气滞、肝阴亏虚、肝胆湿热及火毒炽盛4型论治,结果总治愈率为16%,总有效率89%。提出在辨证选方的基础上的配伍熊胆粉、茵陈、金钱草、鸡内金、山楂可提...
关键词:胆结石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临床观察 
复方熊胆粉防治胆石病的药效学研究被引量:13
《中国中医药科技》1996年第5期20-21,共2页康国治 潘晓明 李彪 谭新华 
本文旨在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复方熊胆粉防治胆石病的药效,通过豚鼠胆固醇胆结石,高血脂症模型的防、治及家兔利胆汁、琼脂平板抑菌实验,设熊去氧胆酸(UDCA)、消灸利胆片作平行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复方熊胆粉有升高胆汁中胆酸/胆固醇比值,...
关键词:复方熊胆粉 药理 胆结石 中医药疗法 
复方熊胆胶囊治疗胆石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被引量:1
《当代医师》1996年第5期13-15,共3页康国治 潘晓明 贺菊乔 谭新华 李彪 
本文研究了复方熊胆胶囊治疗胆石病的疗效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肝胆管与胆囊结石的治愈率分别为31.7%与26.7%,有效率为91.7%与90%,该胶囊对胆囊结石的疗效与熊去氧胆酸(UDCA)片作了平行对照,经统计学处理p<0.001,提示疗效优于UDCA...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胆结石 复方熊胆胶囊 药理研究 
熊胆复方疏肝利胆汁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年第4期25-26,共2页康国治 潘晓明 梁超杨 
研究疏肝理气、利胆消积中药──熊胆复方粉的疏泄肝胆汁与促胆总管活动作用,自研制熊胆复方采用家兔开腹插管引流胆汁方法,选熊去氧胆酸(UDCA)作平行对照药,观察了两药用药前后家兔的胆汁流量与胆总管动作电位影响(反映胆总管活...
关键词:复方熊胆复方 疏泄肝胆汁 
熊胆消石胶囊对CG、TC、TG、HDL-C含量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年第S1期151-152,383-384,共4页康国治 曹希仁 潘晓明 李彪 谭新华 
通过对豚鼠塑造高血脂、胆固醇性胆石症模型,观察熊胆消石胶囊对甘胆酸(C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的影响,结果提示:熊胆消石胶囊能降低胆汁及血清中 TC 的含量,同时亦能防止其含量升高,作用优于熊...
关键词:熊胆消石胶囊 胆固醇 甘胆酸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熊胆消石胶囊治疗胆石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科技》1995年第2期12-13,共2页康国治 潘晓明 谭新华 李彪 张迪光 
笔者基于中医中药学、方剂学理论,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进展,综合多年临床经验,充分发挥中医中药优势,严格遵循科研方法,对熊胆消石胶囊治疗胆石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熊胆消石胶囊 药理学 胆结石 中医药疗法 
消石复方对胆囊收缩胆汁量及抑菌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中医研究》1995年第1期16-18,共3页康国治 潘晓明 
中药消石夏方的实验结果提示:该方药能促家兔胆囊收缩、增加胆汁流量,其作用优于阳性对照药熊去氧胆酸(UDCA)片、等渗生理盐水与自然引流(P<0.01);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其作用优于消炎利胆片...
关键词:方剂 消石复方  抑菌作用 药理 
毒蛇咬伤临床治疗撷要被引量:4
《中级医刊》1991年第8期6-10,共5页谭新华 潘晓明 
<正> 毒蛇咬伤的治疗,近年来进展较快,特别是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的救治,使过去很多难以抢救的危重型蛇伤患者,得以抢救成功。现根据1990年5月份在浙江省宁渡市召开的第四届全国蛇伤学术交流会会议资料,将毒蛇咬伤临床治疗的几个主要问...
关键词:毒蛇 咬伤  
血精症辨证治疗概况
《江西中医药》1991年第5期12-13,共2页潘晓明 
血精即男子同房时射出血性精液,又称之为“男子行房出血”。本症临床时有所见,多由精囊腺炎所致,常兼前列腺炎。目前本症的中医药治疗的资料尚属不多,且较为散在,现综各家报道,以期对血精症的中医辨证治疗能概以大貌。1 阴虚火旺,迫血...
关键词:血精 中医药疗法 
8506例男性不育症证治分析被引量:9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77-79,共3页李彪 潘晓明 
从一万余例男性不育症病案中筛选出资料较完整的8506例,从病因、分型、处方用药及疗效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精子的异常变化是不育症的主要原因;其病位在肾,累及肝脾,肾虚为本,血瘀、湿热为标;核心处方是六味地黄丸辈,其次为五子衍宗丸,...
关键词:男性不育 六味地黄丸 五子衍宗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