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作品数:15被引量:6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法律教育法律职业法律系毕业生法律家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南京大学法律评论》《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比较法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诉讼救济制度——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视角被引量:2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34-37,共4页王健 
2007年4月24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5月1日施行)结束了中央立法的空白,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条例第33条直接确定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诉讼救济途径。但在当前中国法制的框架下,该条例如何贯彻实施(尤其是如何...
关键词:制度 政府信息 信息公开诉讼救济制度 
军事征用法律问题探讨被引量:2
《中国军法》2008年第3期24-25,共2页王健 
所谓征用,按照《辞海》的解释,是指国家依法将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收作公用的措施。2004年我国宪法修订前,原第10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学界以此规定为基础,结合其他法律规定...
关键词:征用 法律问题 军事 法律规定 《辞海》 生产资料 宪法修订 公共利益 
聂树斌案四博士说“法”
《法律与生活》2005年第7期6-7,共2页王健 许身健 郭云忠 刘涛 张品泽 
关键词:“法” 法院核准 新闻背景 1994年8月 河南省 玉米地 河北省 死刑复核权 死刑复核程序 荥阳 
比较法律职业概观
《研究生法学》2002年第V00期39-45,共7页王健 
关键词:法律职业 市场经济 法治 职业道德 法律体系 法官 律师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法律教育被引量:6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9年第1期22-27,共6页刘伯穆 王健 
本文的原文是作者提交给国际律师协会第三届年会(马尼拉,1923年8月)的论文,发表于1923年7月东吴大学法律科出版的《中国法律评论》(The China LawReview)第1卷第6号。著者刘伯穆(W. W. Blume),美国法学家,1920年由密西根大学来到中国,...
关键词:中国法律教育 二十世纪初 法律家 法学院 法律学院 东吴大学 毕业生 法政学校 法律系 法律体系 
汉化与西化:从《刑法志》看清代的立法修律被引量:1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70-73,共4页王健 
本文通过对清代立法修律(主要是大清律)的沿革演进及其性质的考察,勾勒了清代法律其早期从“参汉酌金”到乾隆定制的“汉化”过程,以及自嘉庆以降从固守“祖宗成法”到“新律萌芽”,被迫走西化之路的过程,并对晚清的修律运动进行...
关键词:清代 立法修律 汉化 西化 
秦简《语书》中的法治思想
《研究生法学》1998年第1期55-58,共4页王健 
秦简《语书》是秦王政(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四月初二日,南郡守腾发布的一道文告。出土时原简共由十四支简组成,分前后两段。前段(八支简)为《语书》主文,内容大体是对正在郡内蔓延的吏民轻忽法制,违反法律令的混乱状况加以训诫和警...
关键词:法治思想 法律手段 秦简 成文法 吏民 二十年 法家思想 不胜任 郡守 法制 
略论20世纪中国的法律教育被引量:8
《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4期42-52,共11页王健 
略论20世纪中国的法律教育王健*一、近代法律教育的产生及其历史遗产可以肯定地讲,生活在150多年以前的中国人,并不理解今天我们有关法律教育的一套观念、制度和方法。直到晚清时期,中国并没有产生一种独立的或者私人的法律职...
关键词:法律教育 中国近代 政法干部 法律系 法律人才 20世纪 法律制度 苏联 高等法学教育 政法学院 
《汉书·刑法志》中的法本源思想被引量:1
《研究生法学》1997年第2期55-57,共3页王健 
法史论者多以对文物遗存所作的实证性研究,如考古学、社会学或人类学,籍以逻辑思维,描绘人类社会法律起源的图景,并相应地给予其某种"合理的"解释。诚然,历史决定着观念,一如经典作家在阐述法的唯物史观时所指出的,"法和宗教观念一样是...
关键词:刑法志 本源思想 中国古代法 思想观念 文化研究 汉书 文物遗存 唯物史观 中国历史 人类社会 
培养中国的近代法律家:东吴大学法学院被引量:23
《比较法研究》1996年第2期185-210,共26页艾莉森.W.康纳 王健 
一 导论 晚近时期的中华帝国,既没有产生一种私人的,独立的法律职业,也没有出现一种训练法律专家的正规机制。然而,在清朝(1644-1911)末年,法律和教育的变革,不仅在京师,而且在各省导致了开设“法政”科目的学堂的设立。学堂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法学院 东吴大学 毕业生 上海市档案馆 比较法 法律教育 学生档案 法律职业 30年代 法律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