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浩

作品数:9被引量:1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建筑批评社会建筑师建筑跨媒体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艺术与投资》《建筑与文化》《新建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没有建筑的建筑师——群劳作与副产品
《新建筑》2014年第1期28-33,共6页王家浩 
在谢英俊及其团队提出的"为70%的人盖房子"的口号下,包含着一个值得关注且与现实操作路径相关的议题:在建造、展示、社会被隔离的现况中,如何联合起在地、媒介、运动,共同推进并突破全球化的政治秩序?惟将建筑视作社会运动经由在地建造...
关键词:在地建造 地点 全球 政治 社会世界 
建筑批评与生产方式的结合——胡志明小道现场口述纪要
《建筑与文化》2012年第1期20-23,共4页王家浩 
[胡志明小道路边社按]针对一个看起来在艺术界,正在或自认为已经解决的问题一一"社会订件"(根据与小道上的艺术家的对谈,大部分认为"社会订件"在自己的创作中不构成重大障碍,更大的困惑还是来自于当下的艺术创作从何处开始?以及...
关键词:生产方式 建筑批评 艺术创作 艺术家 社会 
社会更新论坛(1)被引量:1
《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第12期22-23,共2页王家浩 
"社会更新论坛"圆桌第一期是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主办,王家浩与许雅筑(台湾)联合策划的。在10月20日晚起至23日的四天里,来自台湾的谢英俊、汪文琦、黄孙权的三场公开讲座,以谢英俊及其团队的十几年来的实践为个案,从不同的维...
关键词:论坛 更新 社会 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学院 跨媒体 
以物兴人,动中之动
《建筑与文化》2011年第12期22-23,共2页王家浩 
被人们称作中国传统的事物,即便留存下来,也多已物是人非,何况还有那些毁掉了的,更可说是人非物非了,不独园林如斯也。因此,评论世运是衰颓或复兴,并非取决于物的流传得失,或物是否已应时而变,其关键的症结在于,此世人已不是...
关键词:园林设计 园林规划 园林艺术 建筑文化 
为建筑统战而战
《建筑与文化》2011年第11期25-25,共1页王家浩 
若将"为艺术战"的提法移入建筑,则不得不是"为建筑统战"。到今天又必须重新颠倒过来,因此,为了"为艺术战"而统战,为了"为建筑统战"而战。战?还是,统战?如果说战与统战都已经汇合到一块了,那么有必要的是,让未来的终局从逆行...
关键词:建筑 艺术 参数化设计 社会责任 
现场或重写
《建筑与文化》2011年第9期18-19,共2页王家浩 
今天的现场和重写已经颇具“夫妻相”了,他们即时即刻地结合成为“现-写”。与现场同步发生的重写,指向的要么是刺激消费,要么是争取被纳入历史版图——特别是“西方全球文化版图与策略的中国章节”。
关键词:重写 场同步 版图 
景观争夺战中的建筑师
《建筑与文化》2011年第8期14-17,共4页王家浩 
从严格的意义上而言,作为此次演讲者的"我",套用在当前经常会使用的另外一个词,就是"代理人"(中介/agency)。那么,在这样一个"代理人"的发言中,必然已经综合了我对已有的学科(例如建筑学)的文献及其历史,我与在座的各位发言...
关键词:建筑师 景观 代理人 建筑学 时相 
建筑批评与社会生产力 复数的时代? 或负数的时代?
《建筑与文化》2011年第7期24-25,共2页王家浩 
后现代主义对历史与差异投入的更多关注,集中地体现在这一时期对现代主义建筑的三条指责中:除了历史断裂,还有形式主义以及意义危机。从批评的方法在词源上正好是"意义危机"的一个颠倒,我们不难假定的是,
关键词:社会生产力 建筑批评 复数 负数 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 形式主义 历史 
建筑批评与社会生产方式
《建筑与文化》2011年第6期14-17,共4页王家浩 
对历史的回溯,并不是对历史中的现场的回溯,因为"实践-事件-时间"意义上的"现场"不是被回溯的,而总是在回溯中被重新建构的。如果我们认同建筑批评更应当关注的是精神活动的跃升与转化,一种"矛盾的想象解决"(詹姆逊,1981).
关键词:建筑批评 生产方式 社会 精神活动 回溯 历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