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捷

作品数:25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田中奏折》东北救亡运动田中奏折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抗战史料研究》《长白学刊》《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辑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李兆麟《张寿篯独立活动过程》内容考释
《抗战史料研究》2013年第2期60-67,共8页王连捷 
李兆麟在《履历自传》中记述了自己走上革命道路的经过和革命工作中的是非得失。在东北抗日联军斗争的特殊复杂困难环境中,他经历了长期艰苦探索过程,犯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当然是难免的。但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的革命家的风范时至今日也...
关键词:李兆麟 履历自传 满洲省委 东北抗联 
哈尔滨党组织是贯彻中共三大精神的先进典型之一
《世纪桥》2013年第4期4-7,共4页王连捷 谭译 
自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中央组织就十分重视在东北地区建立党的地方组织工作。同年11月以李大钊为书记的中共北京地委曾派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罗章龙到东北考察工人运动。1923年3月又派共产党员陈为人、李震瀛到...
关键词:中共三大 哈尔滨 党组织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社会主义青年团 精神 东北地区 中国共产党 
张学良与东北国民外交协会
《兰台世界(上旬)》2013年第3期94-95,共2页王连捷 王惠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籍救亡人物群体研究>(06BDJ015)阶段性成果;辽宁社科院重点课题
张学良认为国民外交协会在当时特定环境下以人民外交为依托在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发挥了特殊重要的作用。由于东北国民外交协会在民办转为官支民办后只有两年便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其外交活动的详情大都鲜为人知,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它也缺...
关键词:国民外交 张学良 协会 东北 九一八事变 国家主权 人民外交 外交活动 
“国民外交协会事件”的真相——《满字第53号报告》考释
《长白学刊》2012年第2期108-111,共4页王连捷 
"国民外交协会事件"是在中日民族矛盾迅速激化、国人救亡图存精神和物质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东北反日营垒内部发生的一件使亲者痛、仇者快的不幸事件。但在80年后的今天,由于一些特别复杂的原因,人们对这一事件的性质仍有不同认识。因...
关键词:辽宁国民外交协会 国民外交协会事件 满洲省委 张学良 
张学良与太平洋国际学会——兼论《田中奏折》的真伪被引量:3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76-82,共7页王连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籍救亡人物群体研究>(06BDJ015)的阶段性成果
太平洋国际学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亚太地区非政府国际组织。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则是由一个松散的、具有基督教色彩的组织转变为具有强烈自由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团体。张学良曾多次派东北代表出席太平洋国际学会,在会上就东北问...
关键词:张学良 太平洋国际学会 九一八事变 田中奏折 东北问题 
论中国共产党与东北抗战
《理论学刊》2011年第3期32-36,共5页王连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籍救亡人物群体研究"(项目编号:06BDJ01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共产党组织抗日义勇军,积极参与和支持义勇军开展抗日斗争。在义勇军被瓦解之后,又挺身而出,收拾战争残局,创建党直接领导和指挥的抗日武装队伍,独撑东北抗战这面大旗。东北党组织贯彻党的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策略,把各种力量团结在自...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东北抗战 东北抗日义勇军 东北抗日联军 
中共三大后哈尔滨党组织活动考述被引量:2
《党的文献》2011年第3期103-105,共3页王连捷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收录了《中国共产党第三届第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文件》(1923年11月),其中有几处涉及哈尔滨党组织的活动情况及中央对之评价的记载,现分段考述如下:
关键词:党组织活动 中共三大 哈尔滨 考述 中央执行委员会 中央文件 中国共产党 活动情况 
中国“佐尔格”的三大情报
《兰台世界(上旬)》2011年第1期38-39,共2页王连捷 李劲为 
1995年11月1日,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受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委托,授予阎宝航(已故)和他在抗日期间领导的地下工作者阎明诗、李正文"卫国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奖章。20世纪的反法西斯战争中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看得见的战线",即军...
关键词:大情报 俄罗斯总统 中国 反法西斯战争 驻华大使 卫国战争 20世纪 叶利钦 
东北国民外交协会的外交尝试及其历史功绩
《理论学刊》2010年第5期36-40,共5页王连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籍救亡人物群体研究"(项目编号:06BDJ015)的阶段性成果
东北国民外交协会对外以群众团体的面目出现,而实际上则是张学良处理外交事务的智囊与后盾,它在抵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维护国家的主权及民族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外交协会的目标,在于从各方面掌握在东北的日本的各种势力的现状,...
关键词:东北国民外交协会 太平洋国际学会 东北问题 
第四届太平洋国际学会与九一八事变
《兰台世界(上旬)》2010年第9期33-34,共2页王连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籍救亡人物群体研究>(06BDJ015)的阶段性成果
太平洋国际学会(the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简称IPR),又译太平洋国际交流会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亚太地区非政府国际组织的先驱之一。学会以非政府组织学术团体相标榜,但该学会被引介到中国后,
关键词:太平洋国际学会 九一八事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非政府国际组织 非政府组织 亚太地区 学术团体 交流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