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波

作品数:67被引量:1205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紫外辐射PMPM2.5光合有效辐射气溶胶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球科学进展》《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高原气象》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贵阳市花溪城区大气PM_(2.5)中水溶性无机组分的特征、来源及形成影响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394-404,共11页李云武 沙俊博 桂佳群 高文康 费学海 徐鹏 胡波 杨爱江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No.黔科合支撑[2022]一般209);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No.黔科中引地[2022]402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22YFC3703003);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No.黔科合基础[2020]1Y175)。
为探究贵阳市花溪城区大气PM_(2.5)中水溶性无机组分(WSIIs)的特征、来源及形成影响,本研究于2020年在贵阳市进行了分季节的PM_(2.5)样品连续采集,并对WSIIs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贵阳市花溪城区WSIIs平均质量浓度为(9.8±6...
关键词:贵阳市 PM_(2.5) 水溶性无机组分 季节变化 形成影响 
不同污染天气下大气颗粒物及化学成分干沉降通量的粒径演变特征
《生态环境学报》2024年第12期1882-1890,共9页张孟燊 陈志辉 徐敏 贾世国 田世丽 李嘉伟 胡波 潘月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704802);中国科学院基础与交叉前沿科研先导专项(XDB0760400)。
干湿沉降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汇机制,也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物质来源。相比于湿沉降,干沉降通量直接测量难度大,研究进展相对缓慢,稀缺的研究资料与其重要性不匹配。基于北京2013年1月大气颗粒物粒径分级采样观测资料,利用经典的大气阻力模...
关键词:干沉降 大气颗粒物 粒径分布 重污染天气 化学成分 
北京地区紫外辐射长期变化特征分析研究
《大气科学》2024年第4期1420-1426,共7页孙彦坤 辛华剑 徐敏 吴彤 赵舒曼 徐冬鑫 周永吉 胡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7007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518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2050。
本文利用2005~2020年北京地区观测得到的辐射资料,揭示近十多年来北京地区紫外辐射的变化规律,同时对影响紫外辐射长期变化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外辐射呈现出明显的日、季节变化特征。日变化呈现出单峰的变化规律,在正午...
关键词:紫外辐射 气溶胶光学厚度 晴空指数 PM_(2.5) 
基于广义相加模型的北京市2018—2022年地面臭氧气象影响要素研究被引量:4
《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第4期206-214,共9页李芊昀 王自溪 李杰 杜惠云 杨文夷 胡波 王哲 王自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22YFC3700703)。
臭氧污染是制约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因子,气象是导致臭氧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重要因素,探究气象要素与臭氧浓度之间的关系,对有效治理臭氧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2018—2022年北京市地面臭氧浓度的演变特征,并利用气...
关键词:广义相加模型 合成少数过采样技术 臭氧浓度 气象要素 影响效应 北京市 
大气氧化能力量化研究被引量:1
《大气科学》2024年第1期34-50,共17页王跃思 刘子锐 胡波 王润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210000;国家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DQGG0101。
大气氧化能力(AOC)通常是指大气通过氧化过程去除大气中微量气体成分的速率总和。在对流层和近地层大气中,AOC主要表观为对污染气体的清除能力或净化能力,亦称大气氧化性。AOC是地球大气自洁净的核心能力,但一直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入认知...
关键词:大气氧化能力表观指数(AOIe) 大气氧化能力潜势指数(AOIp) 闭合 HONO 光化辐射 
2015-2020年中国光合有效辐射重构数据集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3年第4期352-363,共12页吴彤 辛华剑 刘慧 胡波 刘子锐 刘广仁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XDA19020303,XDA1902030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20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5184)。
光合有效辐射数据可广泛应用于生态学、农学、资源与环境学、气候学等领域的研究,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评估、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及粮食安全问题、大气二氧化碳(CO_(2))演变及其变化规律、区域CO_(2)源汇的估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光合有效辐射 重构 混合模型 中国 
2015-2020年中国紫外辐射重构数据集被引量:1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2年第4期262-273,共12页吴彤 刘慧 胡波 刘子锐 刘广仁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20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518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XDA19020303,XDA19020301)。
紫外辐射数据可为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以及人体健康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对生态系统的演替、气候变化研究、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由于其观测数据较少,时间尺度简短,所以获得准确且长时间...
关键词:紫外辐射 重构 混合模型 中国 
影响汾渭平原地区空气污染的地面环流形势及PM_(2.5)浓度预报研究被引量:1
《高原气象》2022年第6期1583-1598,共16页刘慧 张煦庭 黄鑫 胡波 
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课题(2019M-11,2021G-15);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2JQ-294,2020JQ-977,2021JQ-965)。
基于2014-2018年海平面气压资料,采用Lamb-Jenkinson(L-J)客观环流分型方法对影响汾渭平原地区的环流形势进行分型,分析PM_(2.5)污染季影响汾渭平原地区的主要环流形势。结合地面空气质量及气象要素观测资料探讨环流型与PM_(2.5)浓度及...
关键词:环流分型 PM_(2.5)质量浓度 气象要素 预报模型 
污染背景下的大气新粒子生成事件研究进展被引量: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12期2043-2052,共10页尹扬娜 刘子锐 胡波 王跃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5111)。
新粒子生成(new particle formation,NPF)是大气颗粒物的一个重要来源,对全球气候、区域环境质量乃至人体健康均有重要影响。过去几十年,随着新粒子及前体物监测仪器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的外场观测实验来关注不同大气...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 新粒子生成(NPF) 污染地区 成核机制 颗粒物增长 
大气氧化性与空气质量关系的量化研究进展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22年第11期81-83,共3页王跃思 刘子锐 王格慧 唐贵谦 陆克定 胡波 王珊珊 李国辉 安兴琴 胡启后 何凌燕 张芬芬 
大气氧化性(AOC)亦称大气氧化能力,是地球大气自洁净的核心能力.AOC是大气重要的特征之一,但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入探讨和对其指标的量化描述.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区域大气氧化能力与空气...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 空气质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地球大气 大气化学 量化描述 量化研究 调控原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