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利平

作品数:4被引量: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意境论意境佛家纳兰性德无端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云南民族乐舞起源的初步考证
《昆明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51-54,共4页詹七一 虎利平 
昆明大学2004年立项的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早期云南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之阶段性成果
与其他上古社会一致,云南少数民族早期的乐舞活动在他们的社会行为中,实为一种混融着原始思维的、综合性的文化事象。因此,考定其起源,从发生学的意义上阐述其特征,是透视其社会功能的基本前提。文章在断代较确切的华夏文化参照下,通过...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 乐舞活动 起源 岩画 崇拜民俗 
儒道美学观差异性及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46-48,共3页虎勇 虎利平 
儒家和道家美学观有很大的差异性,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和道家美学的影响也就有很大的不同,从儒道两家美学的差异分析着手,阐述了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儒家 道家 美学观 差异 影响 
因无端之事 作有关之想——小议纳兰性德悼亡词被引量:2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231-232,239,共3页虎利平 
纳兰性德之词为清初词作之典范,其词以小令见长,其《饮水词》中的爱情词最具代表性,其爱情词中悼亡词更有其特点:痴得无端,痴得无理,痴得无边,痴得冰清玉洁。
关键词:纳兰性德 悼亡词 特点 
从庄子的意致说和佛家的六根说看我国古代的意境论被引量:2
《昆明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10-12,共3页虎利平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个特有概念,其形成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主要从庄子和佛家六根说谈起,阐述了意境论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意境 古代 佛家 庄子 形成过程 诗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