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亚莎

作品数:8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近代化典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无讼诉讼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政法论坛》《法学杂志》《江苏警官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传统无讼理念与当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被引量:23
《法学杂志》2016年第10期73-79,共7页邹亚莎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无讼法律传统与当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的阶段性成果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在纠纷解决问题上国家权力与社会力量的协作及互动参与,从这点来看传统的无讼理念与实践可为这一制度的当代完善提供历史的借鉴。传统社会中,核心价值、民间社会、法律依据构成了民间纠纷解决体系的基本框架。核心...
关键词:无讼 诉讼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从典制到典权的基本定型——民初大理院对传统典制的近代化改造
《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8期104-108,共5页邹亚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法制文明的传承与创新>:10JZD0028
民初大理院通过一系列的民事判解例完成了传统典制到近代典权的基本转型。在司法实践中,大理院在形式上对典习惯的尊重,以及技术层面上温和、渐进的方式,并不能掩盖其对西方法精神的迎合及对固有法律精神的抛弃。大理院将典权基本界定...
关键词:大理院 判解例  典权 
网络食品交易平台提供者基本义务的法律规制—兼论《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59条被引量:5
《商业时代》2014年第16期113-115,共3页邹亚莎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北京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对策研究"(13FXB023)
如何界定网络食品交易平台提供者的基本义务是科技发展对法律提出的新挑战。网络食品交易平台提供者的基本义务部分可依据传统商法,其监管方面的特殊义务则面临理论困境,应在参考国际新近理论的基础上兼顾诸多利益的平衡而确立。基于理...
关键词:网络食品交易平台提供者 基本义务 《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 
清代物权关系构建的基本路径与价值追求——以“业”的概念的再解读为起点被引量:2
《法学杂志》2014年第3期132-140,共9页邹亚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法制文明的传承与创新"(项目批准号10JZD0028)研究成果
以源自罗马法的所有权概念概括中国古代的物权关系并不完全恰当。通过对清代固有词汇"业"的再解读及清代典、一田二主等习惯的考察,可以发现清代社会自发形成的物权法律关系具有不同于西方的制度构建和价值追求:以"一物多权"为基础,权...
关键词:清代物权  路径 价值 
反垄断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被引量:6
《法律适用》2014年第2期34-37,共4页邹亚莎 李亚 
反垄断民事诉讼是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主要表现方式。我国的《反垄断法》与2012年新颁布的最高法院关于《反垄断法》的司法解释为反垄断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提供了明确的、具有操作性的法律依据。作为民事诉讼的一种,我国反垄断民事...
关键词:反垄断司法解释 反垄断民事诉讼 举证责任分配 
典权近代化变革的历史评析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31-138,共8页邹亚莎 
清末民国时期,伴随着民法的法典化,中国固有的典制经历了由纯然的东方习惯到大陆法系用益物权的近代化变革。而这一变革仅为当时法律制度、法律文化变迁的冰山一角,因此,笔者试图从法律制度变迁、法律文化变化及社会现实等更为广阔的视...
关键词:典权 近代化 所有权 地权 
从一田二主到永佃权——清末民国民法对永佃制的继承和改造被引量:5
《政法论坛》2010年第6期156-160,共5页邹亚莎 
关键词:永佃权制度 民法草案 永佃制 清末民国 《大清民律草案》 《中华民国民法》 民间习俗 改造 
史尚宽与中国物权法的近代化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97-101,共5页邹亚莎 
史尚宽是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的起草者之一,中国民法第一人。史尚宽倡导"参以各国法例"、"准诸本国习惯",其社会本位的立法思想及其理论和实践促进了中国物权法由传统到现代的成功转型。其参与立法的《中华民国...
关键词:史尚宽 物权法 民法 民国 中国法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