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理

作品数:7被引量:6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污损生物生态研究生物防除生态学病原菌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海洋通报》《热带海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红海湾西北海区海流特征分析被引量:1
《热带海洋学报》2018年第5期40-49,共10页刘广平 何伟宏 邹晓理 王昭正 孙天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430964);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项目(QYZDJ-SSW-DQC034)~~
利用2008年夏季和冬季的海流资料分析了红海湾西北海区潮流性质、运动形式、涨落潮流特性、余流特征。结果表明:红海湾西北海区属不规则半日潮海域,潮流性质属往复流,大致呈东—西向往返运动,具有一定的旋转流性质;平均涨潮流最大可达17...
关键词:红海湾 海流 余流 
理想台风驱动的涡旋对吕宋海峡黑潮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
《热带海洋学报》2013年第2期66-73,共8页耿伍 何伟宏 邹晓理 谢强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5211641)
吕宋海峡以东即北太平洋热带地区常年存在着大量的涡旋,这些涡旋在向西运动的过程中遇到吕宋海峡黑潮后是否会穿越黑潮进入南海值得研究。文章用数值模式来模拟吕宋海峡的黑潮以及吕宋海峡以东的众多涡旋,结果表明没有一个涡旋可以穿越...
关键词:黑潮 数值模拟 理想台风 中尺度涡 
广东碣石湾污损生物生态研究被引量:8
《海洋通报》2011年第3期287-293,共7页林传旭 邹晓理 王华接 严岩 
广东省人工鱼礁建设专项(2005002)
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对广东碣石湾海域进行周年污损生物挂板试验,本次调查共记录该海域污损生物86种,多属于亚热带沿岸的广布种,其中优势种为网纹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us)、翡翠股贻贝(Perna viridis)、太平洋侧花海葵(Antho...
关键词:碣石湾 污损生物 生态学 生物防除 
南海海绵Haliclona sp.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8
《热带海洋学报》2011年第1期124-126,共3页李云秋 王宾 杨斌 黄日明 刘永宏 邹晓理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40706046)
采用硅胶、凝胶等色谱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理化常数及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研究了南海海绵Haliclona sp.的化学成分。结果从南海海绵Haliclona sp.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正十六烷基甘油醚(Cetyl ethers of glycerol,1...
关键词:海绵 Haliclona sp. 化学成分 
北部湾白龙半岛邻近海域污损生物生态研究被引量:18
《热带海洋学报》2010年第3期108-113,共6页李恒翔 严岩 何伟宏 邹晓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612);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40806057)
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在北部湾白龙半岛邻近海域进行周年污损生物挂板试验,并调查该海域码头和养殖网箱的污损生物状况。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污损生物群落呈现明显的亚热带港湾污损生物生态特点。调查记录污损生物共82种,其中优势种为...
关键词:北部湾 白龙半岛 污损生物 生态学 生物防除 
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病原菌研究被引量:35
《热带海洋》1994年第1期81-86,共6页刘秀珍 邹晓理 莫小燕 李家炳 叶振腾 翁容生 巫特坚 朱世雄 
从网箱养殖的石斑Epinephyelussp.中分离出一种致病菌——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本文报道该病原菌的分离、形态、毒力、生理生化特性。该菌毒力较强,感染死亡率可达80%以上。
关键词:石斑鱼 病原菌 海水 网箱养殖 
海水养殖尼罗罗非鱼尾鳍腐烂病的病原菌性状被引量:1
《热带海洋》1993年第1期100-102,共3页刘秀珍 邹晓理 莫小燕 
对海水养殖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尾鳍腐烂病(烂尾病)病原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经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无气亚种Aeromonas hydrophila subsp.anaero-genes Schubert.菌体细胞为直杆,单个,以单极鞭毛运动,革兰氏...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 烂尾病 病原细菌 海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