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艳荣

作品数:62被引量:672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干酪根天然气碳同位素烃源岩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石油实验地质》《地学前缘》《地球科学进展》《石油天然气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干酪根与芳烃化合物固—液有机质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石油实验地质》2024年第3期614-620,共7页林晓慧 梁天 邹艳荣 陶成 王远 
中国石化科技部基础前瞻项目(P23092);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23年重点实验室专项(KLP23016)联合资助。
地质条件下,烃源岩中最初生成的油气,达到饱和后,才能排出运移,而干酪根对烃类的吸附作用,是影响含油饱和度的重要因素。热解作用产生的烃类物质会与干酪根大分子发生相互作用,研究固体干酪根有机质对液态烃的溶解和吸附能力,可以明确...
关键词:干酪根 芳烃化合物 分子对接 吸附作用 吉布斯自由能 生排烃作用 
不可溶沥青的分子模型构建:以四川省西北部广元天然沥青为例被引量:1
《地球化学》2020年第6期683-689,共7页梁天 石军 邹艳荣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14010102)。
以四川省西北部广元地区天然沥青为研究对象,对原始沥青抽提去除可溶有机质后开展了元素分析和固体核磁共振分析,得到基本参数。结果显示:富有机质的沥青质结构骨架以脂肪碳和芳香碳为主;脂肪碳以甲基、亚甲基为主;芳环簇规模较小,以小...
关键词:固体核磁共振 沥青 分子结构 四川省 
东营凹陷沙四上段烃源岩原油的生成与滞留动力学被引量:6
《地球化学》2019年第4期370-377,共8页孙佳楠 梁天 林晓慧 王遥平 詹兆文 邹艳荣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239100)
对来自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四上段王161井岩芯采用黄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进行热解实验,对干酪根及其热解残渣分别进行了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和溶胀实验,研究烃源岩生油能力和生成原油在烃源岩中的滞留能力。将热解得到的动力学参数结合...
关键词:烃源岩 动力学 溶胀 原油生成史 原油滞留史 东营凹陷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芦草沟组油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被引量:29
《地球化学》2019年第1期67-78,共12页林晓慧 詹兆文 邹艳荣 蔡玉兰 梁天 石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1621062);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项目(XDA14010102)
准噶尔盆地晚二叠世沉积的芦草沟组湖相页岩是一套重要的烃源岩或油页岩资源。本文通过XRF和ICP-MS技术测试了该盆地东南缘博格达山地区芦草沟组油页岩的元素含量,分析了其分布与组成特征,阐述该区芦草沟组沉积时期的古环境特征。研究表...
关键词:芦草沟组油页岩 元素地球化学 古沉积环境 准噶尔盆地 
Ⅰ型干酪根热成熟过程中拉曼光谱特征及其成熟度意义被引量:3
《地球化学》2018年第5期586-592,共7页单云 邹艳荣 闵育顺 彭平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162106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14010102)
对准噶尔盆地西大龙口剖面芦草沟组低成熟页岩干酪根进行高温高压黄金管热解实验,开展不同温度点页岩干酪根固体残渣的拉曼光谱研究。有机质的拉曼光谱具有2个特征峰,即D峰和G峰。随着热模拟温度的增加,特征峰的峰型都向窄而尖的形态发...
关键词:干酪根 热解 拉曼光谱 芦草沟组 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芦草沟组高有机碳页岩发育的古环境被引量:21
《天然气地球科学》2018年第8期1138-1150,共13页石军 邹艳荣 余江 刘家靖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编号:2017165000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编号:41621062)联合资助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大型含油气盆地,阜康凹陷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博格达山北麓,属于准噶尔盆地东部的次级凹陷。选取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四工河附近二叠系芦草沟组作为目标层位,探讨其有机质富集情况及古环境特征。总有机碳(TOC)...
关键词:阜康凹陷 芦草沟组 古环境 淡水—半咸水沉积 
化学计量学在油—油和油—源对比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0
《天然气地球科学》2018年第4期452-467,共16页王遥平 邹艳荣 史健婷 石军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多母源与复杂次生条件下基于分子(同位素)指标的塔里木盆地深层原油成因判识"(编号:SKLOGA201601)资助
在综合考虑多参数的影响和划分样品或变量的种属类别等方面,化学计量学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适合于大量数据集的数据挖掘和区域性的油—油和油—源对比。详细地介绍了国际上常用的2种化学计量学油—油和油—源对比方法——谱系聚类分...
关键词:化学计量学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油对比 油-源对比 
核磁共振芳碳率作为成熟度指标的有效性讨论被引量:2
《地球化学》2018年第1期102-110,共9页高苑 邹艳荣 彭平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16210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305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239100)
石油地质学中,寻找油窗范围内较为有效的成熟度指标一直是油气地球化学家致力研究的科学问题之一。随着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干酪根地球化学上的应用及发展,芳碳率被认为是具有潜力的有效成熟度指标。为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对茂名盆地...
关键词:芳碳率 成熟度 干酪根类型 核磁共振 
基于PCA-EMMA方法的多环芳烃来源解析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91-96,共6页史健婷 邹艳荣 刘千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3059);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基金项目(sklog2012A02)
多环芳烃为自然环境中主要有机污染源。为有效控制多环芳烃污染,以广州李坑垃圾填埋场及其周边为研究区域,利用浓度对比分析法和端元混合分析(EMMA)法对研究区地下水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分别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在端元混合分析中给出了...
关键词:有机污染源 多环芳烃 浓度对比分析 端元混合分析 
方正断陷原油来源与生排烃模式被引量:3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6年第6期1-5,共5页蒙启安 冯子辉 张帆 邹艳荣 方伟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1ZX05003-002)
方正断陷是位于依舒地堑中部的小型断陷盆地,已发现轻质油和正常原油。对各层位的烃源岩地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甾萜烷等生物标志物进行油源对比和生排烃模拟实验,对煤系烃源岩的生排烃潜力进行研究,建立了烃源岩生排烃模式。结果显...
关键词:方正断陷 原油 油源对比 生排烃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