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华

作品数:14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阳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主题悲情茶文化茶事考述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南阳理工学院学报》《芒种》《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文艺评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宋代茶文化文献考述被引量:3
《文艺评论》2015年第8期161-164,共4页金军华 
宋代是制茶、饮茶、理茶、谈茶风行的时代。宋代的尚茶之风促使宋代茶事兴盛,茶文化文献丰富多样。总体言之,宋代茶文化文献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涵括茶典茶政的茶事文献,一是咏茶赋茶的茶文化文学文献,如茶诗、茶赋、茶词等。宋...
关键词:文学文献 茶文化 宋代 《铁围山丛谈》 考述 生活状态 饮茶 茶事 
人文情怀与“打工生涯”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第8期67-68,共2页金军华 
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坛出现了观照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状态和精神生活的创作倾向,学术界普遍将其认定为“底层叙事”。笔者认为在作家们纷纷转向“底层叙事”的背后,除了这一创作模式能够以较为直观的方式向普通读者呈现社...
关键词:人文情怀 打工生涯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社会生活 精神生活 底层叙事 创作倾向 生活状态 
“三言”视域中的冯梦龙创作观略论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35-39,共5页金军华 
冯梦龙编撰的"三言"在中国通俗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下,冯氏在编撰过程中承载着强烈的主体意识,使小说由民间故事的自在状态转变为文人文学的自为状态。这种编撰思想展示了其基本的创作理念:作家的创作要心有"...
关键词:冯梦龙 三言 创作观 
略论六朝文学图书的编辑体例
《文艺评论》2012年第10期136-138,共3页金军华 
六朝时期,文学图书编辑出版空前繁荣。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其时编辑而成的文学别集合计亡佚图书,至少有八百部八千卷之多,文学总集也有一百零七部二千二百一十三卷,合计亡佚图书,达到二百四十九部五千二百二十四卷之多。其中像《文...
关键词:文学图书 编辑体例 六朝时期 《文章流别集》 图书编辑出版 《玉台新咏》 文学总集 《文选》 
自由缺失体验与庄子想象力的产生
《芒种》2012年第8期141-142,共2页金军华 
从一般意义上讲,创作家体验缺失会导致心理失衡,心理失衡会激起补偿欲望;惨不忍睹的外部世界造就了庄子虚无痛苦的内在心灵,也造成了庄子极度缺失的自由体验;作为缺失后的替代和补偿,庄子企图借想象的形式摆脱世俗社会。
关键词:缺失体验 庄子 想象力 外部世界 自由体 无痛苦 内在心灵 心理失衡 补偿 齐物论 
论《红楼梦》的复调结构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1年第8期138-139,共2页金军华 
复调理论无疑是一种新的声音,这种声音亦存在于文学巨著《红楼梦》中,如儒释道文化的交融、作者话语与其他言语之间的对话、神话结构与宿命结构的并置等,均为较具体的展示。同时,复调理论对于文本的叙事策略和读者接受亦有重要的价值和...
关键词:巴赫金 复调结构 《红楼梦》 
高禖祭祀与野合之风——试论《桑中》一诗的主题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年第4期8-9,12,共3页金业焱 金军华 
关于《诗经·鄘风·桑中》的主题,学术界歧见纷呈。其中要以《小序》提出、《毛诗正义》申论的刺世说和近代学者提出的爱情诗歌的说法最有影响,但是无论哪种说法似乎都无法解释该诗歌的某些疑义。笔者从"桑中""上宫"等词的训释入手,试...
关键词:《桑中》 主题 新解 
也谈《神异经》之成书年代——兼与李剑国先生商榷被引量:2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17-21,共5页金军华 
对于《神异经》之成书年代,历来学者众说纷纭,形成了"东方朔时说"、"六朝说"和"汉末说"等多种意见。近年来,学者李剑国又提出新的见解,他在"汉末说"的基础上加补证数条,并上推其成书年代当在西汉成帝、哀帝前后。笔者以为此说不可信,认...
关键词:《神异经》 东王公 成书年代 
从“老吏断狱”到“名士清谈”——论30年代周作人小品散文的幽默风格的转变被引量:1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9年第10期22-24,共3页金军华 
周作人是新文学运动中最优秀的小品散文作家之一。周作人虽被归之于论语派,但周作人的散文风格与论语派却有诸多不同。笔者以30年代及其前期周作人小品散文为考察对象,分析其小品散文的幽默特色,认为周作人的幽默风格在30年代初期明...
关键词:周作人 小品散文 幽默风格 
《诗经·鄘风·桑中》主题新解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8年第11期88-90,共3页金军华 
关于《诗经.鄘风.桑中》的主题,学术界歧见纷呈。其中要以《小序》提出、《毛诗正义》申论的刺世说和近代学者提出的爱情诗歌的说法最有影响,无论哪种说法似乎都无法解释该诗歌的某些疑义。本文从"桑中"、"上宫"等词的训释入手,...
关键词:《桑中》 主题 新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