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师红

作品数:9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维摩诘因果佛教思想太谷学派大方广佛华严经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学术评论》《南京晓庄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佛教对爱情和家庭的圆融观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113-118,共6页金刚师红(刘蕻) 
人们对佛教的认识,往往只看到出家才是佛教修行的正途,而不明白爱情和家庭生活与佛法并不相违。佛法不离世间觉,倡导人间佛教的释迦牟尼佛,也为世人留下了大量可供资鉴的对爱情和家庭的圆融开示。
关键词:佛陀 法爱 圆融观 
赵朴初“无尽意”人间佛教思想的佛教经典探源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116-120,共5页金刚师红 
结合"无尽意"诸经,可以看出赵朴初先生倡导和推进的人间佛教的理论基础、目标指向等。人间佛教应该是灵性的人间佛教,入世间而以净化人心、灵性觉醒、般若圣用为前提和导归,否则就会偏离人间佛教的正确方向。
关键词:人间佛教 “无尽意” 灵性 
白居易汉传密宗信仰溯源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105-112,共8页金刚师红 许杰 
唐诗人白居易承学的应该是汉传密宗,这从他与几位禅师的交往,及其被视为"佛光寺如满禅师法嗣"可以看得出来,尤其是白居易对汉传密宗圣典《维摩诘所说经》的亲近,并"兼秉大乘金刚(宝)戒"等诸多事实,更有力地证明了白居易密宗信仰的归趣。
关键词:白居易 禅师 维摩诘 金阁寺 
显态的世界与隐态的世界:汉传密宗思想的科学意义——薄伽梵智及维摩诘佛学思想述论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109-116,共8页金刚师红 
薄伽梵智及维摩诘自2010年12月4日开始的广播布法过程中所阐述的佛学思想,以现代科学诠解共同体认三法印原则的中观、唯识、如来藏学说,揭示了世界是由显态世界与隐态世界共同组成并彼此交织呼应,个体生命只有获得灵性的启蒙与升华,才...
关键词:三法印 显态世界 隐态世界 炁-炁是量子场 
佛教史上提婆达多事件及其思考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87-95,124,共9页金刚师红(刘蕻) 
释迦牟尼佛祖同时期的提婆达多,后期因为贪图名闻利养,走上了反对佛祖的道路,并制造了佛教史上危害甚大的僧团分裂事件,给佛教和社会造成了相当的混乱。本文通过对提婆达多事件的剖解,分析附佛外道的特征和本质。
关键词:方向 中道 慈悲 因果 附佛外道 
刘鹗《老残游记·二集》与佛教思想的关系被引量:3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102-109,共8页金刚师红 
《老残游记》不仅具有谴责小说的特点,更承载着作者刘鹗的人生理想,特别是其《二集》所塑造的逸云形象,典型地反映了作者终身奉行的思想理念。本文通过对作者及其作品的解读演绎,剖析了作者不太为人关注的佛教素养,并透露出一个饶有趣...
关键词:刘鹗 《老残游记·二集》 太谷学派 佛经题材 
闽台汉密文化考论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93-96,共4页金刚师红 
闽台两地佛教关系密切,汉传密法自古以来都有存在和交流。本文就此命题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整理与思考,希望引起注意并正确认识汉密及其在当今社会、尤其是两岸佛教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与价值。
关键词:闽台佛教关系 汉传密法 准提法 秽迹金刚法 存在与交流 
央掘魔罗佛经故事的译本研读及思考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114-120,共7页金刚师红 
本文立足经卷译本,对多种关于央掘魔罗的佛经译本加以比较研究,寻找主人公立地成佛的思想根源,展示佛教宏阔的宇宙观、殊妙的世界观,及广大的慈悲力,突显佛教和谐和平对人类心灵发展所具有的深远意义,并从文献学角度对求那跋陀罗本的结...
关键词:指鬘 释迦牟尼 不同版本 因果 杀生 追悔 空性 如来藏 
《华严经》首卷展现曼陀罗的和谐庄严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第S2期172-175,共4页金刚师红(刘蕻) 
《大方广佛华严经》被誉为三藏十二部的王中之王,其富丽堂皇非一般经典所可比拟。其首卷用文字充分展现了曼陀罗的和谐庄严,演绎解说了一幅以释迦牟尼佛为主尊的佛教坛城。
关键词:《大方广佛华严经》 《世主妙严品》 曼陀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