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富

作品数:12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更多>>
发文主题:金融稳定商业银行银行业国内银行金融改革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金融会计》《中国金融》《南方金融》《金融理论与实践》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检验被引量:3
《南方金融》2011年第8期27-29,共3页陈元富 
本文利用历史数据对中国货币当局的政策反应函数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中国货币当局除了按照泰勒(Taylor)规则对通胀偏倚和产出偏倚作出反应之外,还对美国货币政策变量作出反应。这表明,中国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已经在某种程...
关键词:货币政策 反应函数 泰勒规则 
人民币汇率“压迫性升值博弈”的演变及中国对策被引量:1
《内蒙古金融研究》2011年第5期5-12,共8页陈元富 
人民币汇率"压迫性升值博弈"经历了一波三折的演变过程。促使我们必须用更宽的视解、更广的维度考量这一牵涉全局的热点问题。要正确看待中美贸易失稀,客观评估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影响,认清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的真实动因以及人民币汇率政...
关键词:压迫性升值博弈 中美贸易失衡 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 
商业银行内生性操作风险的生成机理与防范对策被引量:6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2期74-76,共3页陈元富 
本文构建了一个机会—偏好模型对商业银行内生性操作风险的生成机理进行分析,结论如下:内生性操作风险事件发生与否及其规模大小是决策主体在既定资源环境约束下理性选择的结果,影响因素则包括舞弊收入、舞弊被惩罚的概率和力度、未来...
关键词:机会-偏好模型 商业银行 操作风险 信用风险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 改革方向和中国的参与策略被引量:1
《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年第5期7-10,共4页陈元富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一是储备货币发行权处于无约束的滥用状态。二是"特里芬难题"悬而未决。三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机制不健全。四是国际金融组织的治理结构不合理。五是解决国际货币领域问题的平台不完善。要按照强化约束、...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 特里芬难题 特别提款权 国际收支失衡 储备货币发行权 
中央银行紧急流动性支持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南方金融》2009年第3期23-25,58,共4页陈元富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双重视角对中央银行紧急流动性支持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紧急流动性支持信息披露不服从货币政策透明优于神秘的单一规则,中央银行应当根据成本收益原则来选择信息披露方式。通常而言,对存款类金融机构提...
关键词:中央银行 紧急流动性支持 信息披露 
自由放任还是强化监管:金融领域市场与政府关系之辩
《内蒙古金融研究》2009年第1期20-22,共3页陈元富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传统凯恩斯主义在解释"滞胀"问题上无能为力,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一股新自由主义思潮,表现在金融领域便是放松管制,对金融业进行"大爆炸"式的自由化改革。应当承认,这种自由化改革极大地促进了金融创新的发展和实...
关键词:自由放任主义 国家干预主义 次贷危机 金融监管 
广东省金融稳定报告(2007)
《南方金融》2007年第5期24-27,共4页马经 穆西安 高同裕 苏亮瑜 陈元富 叶茂 郭红亮 苏宏召 
一、区域经济运行与金融稳定 (一)经济系统稳健性分析。 2006年广东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968.55亿元,同比增长14.1%,比上年加快1.6个百分点。截至2006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5935.19亿元,同比增长12.75%。...
关键词:金融稳定 广东省 地区生产总值 区域经济运行 资金周转速度 资金使用效率 同比增长 贷款余额 
国内银行引进外资:目标、约束与策略
《南方金融》2007年第3期30-32,共3页高同裕 陈元富 
国内银行引进外资是当前中国金融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深入分析了政府与银行在引进外资方面的真实目标函数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面临的约束条件。本文认为,要顺利实现引资目标,政府货币金融管理当局和银行业自身都必须以务实开放的态度做...
关键词:商业银行 战略投资者 金融改革 
打破金融业“风险大锅饭”机制的意义与途径
《中国金融》2007年第3期59-60,共2页高同裕 陈元富 
我国现行金融业风险处置成本分担机制的特征及影响 从理论上说,可能承担金融风险处置成本的主体包括:金融机构股东、机构债权人、个人债权人、地方政府、中央财政、中央银行。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政府不应当在金融活动中承担过多的风...
关键词:金融风险处置 金融业 成本分担机制 市场经济原则 市场经济国家 机构股东 处置成本 地方政府 
外资大量参股国内银行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2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0期48-49,共2页陈元富 
伴随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入进行,外国资本大量参股国内银行,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金融安全的忧虑。本文就外资大量参股国内银行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渠道展开分析,并就如何趋利避害,用好外资以促进我国金融稳定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银行业 外资 参股 金融稳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