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彪

作品数:14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围城》《儒林外史》艺术比较教学改革讽刺艺术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青年文学家》《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合肥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被引量:2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75-76,80,共3页卢卫青 陈彪 唐振 
电力工程基础课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举,本文分析了当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并根据高职教育的目标,提出了电力工程基础课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改善。
关键词:电力工程基础 理实一体化 教学改革 
“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1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54-56,共3页赵艳平 陈彪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SK2015A657)
文章分析了"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提出了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四年一贯制 公共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我国当代文学对外传播中的形象构建——以莫言作品为例被引量:1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年第9期189-190,共2页陈彪 
在塑造中国形象中,文学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关系着新闻媒体、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领域所展现出的中国形象。莫言在撰写小说中,关注当下人民生活,在对外传播中建构反思和评判的文学形象。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和西方媒体对此事件...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 对外传播 形象构建 莫言 
国学热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再研究被引量:2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4-6,共3页陈彪 
国学热潮,刮起了一阵中国风,让受到冷遇的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文化思想的大潮之中。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学热"的热源以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阐述了"国学热"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发展体现。并在此基础之上,论述了...
关键词:国学热 中国现当代文学 影响 发展 
鲁迅作品《野草》艺术文化主体取向研究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55-57,共3页陈彪 
《野草》是鲁迅作品中最被文学研究所关注的作品之一。一方面,使得野草的艺术性、文本主体性研究成果不断,另一方面,也为研究的可创新点带来了困难。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解读文本,对文本中所展现的艺术文化方面的主体取向进行...
关键词:鲁迅 野草 艺术文化 主体取向 
苏童《罂粟之家》叙事的多重性探微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年第1期124-125,共2页陈彪 
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所具有的先锋性与传统小说有很大区别,具体体现在艺术表现中小说多重性的叙事方式上。其中,最为典型的先锋小说作品就是苏童所创作的《罂粟之家》。具体表现在:从不同的角度以平行的方式将故事发展的概况展现出来...
关键词:《罂粟之家》 多重性 叙事风格 故事叙述 
话剧《我们的荆轲》审美形态路径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84-86,共3页陈彪 
莫言的话剧作品《我们的荆轲》在审美形态上进行了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作品以喜剧性作为贯穿全篇的主基调,采用骂詈、揶揄、讽刺、幽默、闹剧等喜剧形式,对政治、哲学、爱情、人性的丑恶等进行了探析和讽刺,契合了民族审美心理和当下...
关键词:《我们的荆轲》 审美形态 喜剧性 悲剧性 
中国现代文学人文精神的研究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81-83,共3页陈彪 
中国的人文精神崇尚天人合一,以中和为美。诞生于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文学,其彰显的人文精神契合中国社会的发展。文章从文体角度,阐述了中国现代文学对人文精神的诉求,并在此基础之上,从题材视域,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学对人文精神的彰显。...
关键词:中国 现代文学 人性 人文精神 
中国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研究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4X期43-43,45,共2页陈彪 
儿童观就是人们对于儿童这一群体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中国,儿童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文学门类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深受西方儿童观的影响,但中国的...
关键词:中国儿童观 儿童文学观 研究 
《围城》和《儒林外史》结构艺术比较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81-83,88,共4页陈彪 
《围城》和《儒林外史》是中国讽刺小说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文章对二者的结构艺术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围城 儒林外史 结构艺术 比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