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

作品数:4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奥斯丁全知叙述道德说教《傲慢与偏见》观看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青年文学家》《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从叙事模式看奥斯丁的道德说教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年第12期105-107,共3页陈金 
奥斯丁虽属于19世纪初期的作家,但她成长于18世纪末,深受18世纪小说的影响,十分看重道德的影响力。但奥斯丁并没有拘泥于18世纪道德小说过于直白的说教,她的道德宣传是通过文本策略与读者进行的伦理价值的交流。通过全知叙述的选择性透...
关键词:道德说教 全知叙述的选择性透视 叙事交流 奥斯丁 
旋转木马上的追寻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X期72-73,共2页陈金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为了寻求内心与外部世界的平衡,一共经历了对精神栖息地的三次追寻,从潘西到纽约旅馆,从纽约旅馆到家,从家到安托里尼先生家,然而他的悲剧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逃脱当时的美国社会无处不在的弊病,他内心...
关键词:霍尔顿 麦田里的守望者 精神追寻 
奥斯丁道德说教的艺术魅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年第8期117-118,共2页陈金 
奥斯丁十分看重道德的影响力,是一位公认的道德家。然而,奥斯丁作品中的道德观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模仿,她将18世纪的道德理念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通过全知叙述的选择性透视将说教变成一种艺术。
关键词:奥斯丁 道德说教 艺术性 全知叙述 
独具匠心,还是自发的天才——从《傲慢与偏见》中的两种人物观看奥斯丁被引量:2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年第1期127-129,共3页陈金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的代表作之一。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丁根据情节和人物的需要将"功能性"人物观和"心理性"人物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独具匠心地将现实中单调乏味的故事及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关键词:“功能性”人物观 “心理性”人物观 《傲慢与偏见》 奥斯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