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刚

作品数:8被引量:2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冷轧冷轧汽车板汽车板汽车用研制开发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钢铁》《材料热处理学报》《汽车工艺与材料》《本钢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两相区退火温度对TRIP590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材料热处理学报》2013年第6期110-114,共5页贾书君 刘清友 刘明辉 高洪刚 
采用热模拟试验研究了两相区退火温度对TRIP590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两相区退火温度的升高,铁素体体积分数先减少后增加,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在整个实验温度范围内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一直减小;780~860℃范围退火时,残留奥...
关键词:退火温度 多边形铁素体 残留奥氏体 富碳量 伸长率 
冷轧TRIP590钢带的成分优化被引量:1
《钢铁》2013年第4期64-69,共6页贾书君 高洪刚 刘明辉 刘清友 
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是影响TRIP钢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热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成分试验钢在临界区退火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两相区退火温度的升高,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逐渐减小,铁素体体积分数随着加热温度...
关键词:NB 化学成分 退火温度 多边形铁素体 残余奥氏体 
不同Si、Mn含量冷轧双相钢组织性能分析
《本钢技术》2012年第6期18-20,43,共4页高洪刚 陈立红 刘明辉 
对3炉Si、Mn含量不同但其它成分相近的试验钢,在同等热轧、冷轧、连退工艺下生产的成品进行组织、性能检测对比分析,并且引入合金元素Mneq变化对临界冷却速率即奥氏体淬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n含量是影响冷试验钢组织性能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冷轧DP钢 组织 性能 
本钢汽车用600MPa级冷轧双相高强度钢的研制被引量:1
《本钢技术》2012年第1期14-15,35,共3页高洪刚 
介绍了试验钢化学成分、热轧、冷轧、热处理工艺等的设计,试验钢成品力学性能符合600MPa级DP钢技术标准要求,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加(14~16)%的马氏体,具有典型的双相钢组织特征。目前本钢已正式商业化生产该产品并得到了多家汽车厂的认可。
关键词:汽车用 双相钢 组织 
本钢冷轧汽车板研发现状及发展被引量:7
《汽车工艺与材料》2011年第9期7-9,共3页刘明辉 高洪刚 
本钢已建成了先进的汽车板生产线,并掌握了冷轧汽车板生产技术。目前,本钢已稳定地大批量生产深冲IF钢系列产品和冷轧汽车表面板(O5板)产品,对低合金高强度钢、IF高强度钢、烘烤硬化钢、双相钢等汽车用高强度钢已基本完成系列化研发并...
关键词:冷轧汽车板 研制 开发 现状 发展 
B170P汽车用冷轧加磷高强钢板的研制开发被引量:5
《金属世界》2010年第2期74-76,共3页刘明辉 康海军 高洪刚 
阐述了B170P汽车用冷轧加磷高强钢板的研制开发意义和机理,对化学成分、热轧工艺、冷轧工艺等进行了合理设计,总结了本钢B170P汽车用冷轧加磷高强钢板的开发研制过程。
关键词:汽车 冷轧 加磷强化 
热轧工艺对超深冲IF钢冷轧板力学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6
《金属世界》2010年第1期37-38,48,共3页康海军 刘明辉 高洪刚 
本文主要分析了热轧工序各工艺段温度控制对连退机组生产冷轧超深冲钢的影响,从而得到合理的热轧工艺制度。
关键词:热轧工艺 超深冲IF钢 
国内汽车用冷轧板产品概况被引量:5
《本钢技术》2009年第5期29-31,共3页高洪刚 刘明辉 康海军 
结合目前国内汽车业冷轧钢板的实际应用情况,总体对国内冷轧汽车板常用的钢种、标准进行介绍,为本钢冷轧汽车板系列化研制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冷轧汽车板 钢种 标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