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开宁

作品数:28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密度泛函理论电子结构密度泛函研究密度泛函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物理化学学报》《化工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MoO_3掺杂对二氧化硅吸附Cu(Ⅱ)影响的Monte Carlo模拟被引量:2
《化工学报》2019年第1期355-359,共5页王姣 金哲珺雨 丁开宁 赵微微 蒲小华 李宗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702006);陕西省植物化学重点实验室项目(17JS009);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JQ2056);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20170707);宝鸡文理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ZK2017026)
利用Monte Carlo方法,分别模拟二氧化硅和钼掺杂二氧化硅对Cu(Ⅱ)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Cu(Ⅱ)被吸附于该纳米材料的表面和原子间隙之中;模拟发现加入少量氧化钼于二氧化硅中不会显著改变对Cu(Ⅱ)的吸附能力。同时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
关键词:MONTE CARLO模拟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Cu(Ⅱ) 微量热技术 
CH_3O和CO在Pd(111)表面偶联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年第8期1739-1745,共7页丁开宁 李玉璐 程蓓斯 章永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1171039)资助~~
采用DMol3程序包中的GGA-PW91方法,结合周期平板模型,对CH3O和CO在Pd(111)表面的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吸附在Pd(111)表面顶位上的CO分子中C原子所带正电荷最多,容易与亲核试剂反应,化学吸附能稍低,有利于在表面上移动发生...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一氧化碳 Pd(111)表面 表面吸附 反应途径 
AgGa(S_(1-x)Se_x)_2固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被引量:4
《物理化学学报》2013年第5期920-928,共9页周和根 温兴伟 方振兴 李奕 丁开宁 黄昕 章永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92202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01032);福州大学科技发展基金(2012-XQ-11)资助项目~~
采用基于赝势平面波基组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一系列具有黄铜矿结构的AgGa(S1-xSex)2固溶体的构型、电子结构、线性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各固溶体具有类似的能带结构,体系带隙随x值增加而逐渐减小.当所引入的H...
关键词:AgGaS2-AgGaSe2固溶体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二阶倍频效应 光学性质 
半导体材料AAl^2C4(A=Zn,Cd,Hg;C=S,Se)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被引量:2
《物理学报》2012年第12期442-451,共10页陈懂 肖河阳 加伟 陈虹 周和根 李奕 丁开宁 章永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批准号:90922022);福州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批准号:2008-XQ-07)资助的课题~~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具有缺陷型黄铜矿结构的半导体材料A^ⅡA12C^Ⅵ(A=Zn,Cd,Hg;C=S,Se)的构型和电子结构进行研究,并系统考察了各晶体的光学性质.对于线性光学性质,五种晶体在红外区和部分可见光区具有...
关键词:缺陷型黄铜矿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能带结构 光学性质 
黄铜矿型半导体材料CuAlX_2(X=S,Se,Te)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被引量:6
《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第12期2805-2813,共9页周和根 陈虹 陈懂 李奕 丁开宁 黄昕 章永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922022);福州大学科技发展基金(2008-XQ-07)资助项目~~
采用基于赝势平面波基组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具有黄铜矿结构的CuAlX2(X=S,Se,Te)晶体的电子结构,并预测了它们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相似的能带结构,带隙随X原子从S→Se→Te依次减小.三种晶体的静态介电...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二阶倍频效应 黄铜矿 
2-氯噻吩在Rh(111)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1
《催化学报》2010年第1期49-55,共7页陈展虹 丁开宁 徐香兰 俊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7301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F010);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2009006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探讨了2-氯噻吩分子在Rh(111)表面上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平行的hol位及bridge位上的吸附最稳定.吸附后,2-氯噻吩键长发生明显变化,分子平面被扭曲,分子中C–H(Cl,S)相对于金属表面倾斜上翘.垂直吸附模式不如平行吸附模...
关键词:2-氯噻吩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平板模型 
O_2和CO在Co_2B_2/TiO_2和Co_2B_2Pt/TiO_2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
《催化学报》2009年第12期1209-1214,共6页曾庆松 陈文凯 戴文新 李奕 丁开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922022;10676007;20773025);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HX2006-103);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A08019);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FSKLCC081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探讨了TiO2表面负载Co2B2和Co2B2Pt合金簇可能的负载构型.结果表明,Co2B2和Co2B2Pt合金簇倾向于以两个Co的形式负载在两个氧上.态密度分析发现,负载后,Co2B2合金簇中部分Co原子和B原子成键加强,Co2B2Pt合金簇中Pt原子和...
关键词:二氧化钛 非晶态合金 密度泛函理论 氧气 一氧化碳 吸附 
不同覆盖度下Li原子在Si(001)表面上的吸附构型和电子结构被引量:2
《物理化学学报》2009年第8期1535-1544,共10页倪碧莲 蔡亚萍 李奕 丁开宁 章永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73019;20773024);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60386001);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HX2006-9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U0650012)资助项目~~
采用基于赝势平面波基组的密度泛函理论,对不同Li原子覆盖度下Li/Si(001)体系的吸附构型、电子结构以及吸附Li原子对表面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覆盖度范围内,Li原子倾向于吸附在相邻两个Si-Si二聚体之间各...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碱金属 表面吸附 能带结构 Si(001)表面 
CO分子在TiC(001)表面上的吸附构型与电子结构被引量:2
《物理化学学报》2008年第10期1850-1858,共9页干琴芳 倪碧莲 李奕 丁开宁 章永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73019,20773024);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6038600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Z0513005,U0650012)资助项目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和平板模型对CO分子在TiC(001)表面的吸附构型和电子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CO分子倾向于采用C端吸附在表层Ti原子上方.对于该吸附方式,计算得到的吸附能、CO各电子态所处能级位置以及C—O键伸缩振动频率的红...
关键词:过渡金属碳化物 表面吸附 能带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TiO_2(110)表面负载Ni及共吸附CO的密度泛函研究被引量:1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4期528-532,共5页丁开宁 章永凡 李奕 李俊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73013);福建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JA03007)
采用DFT/B3LYP方法对Ni在TiO2(110)表面的5种可能负载模式及CO的6种吸附模型进行优化,计算了它们的吸附能、振动频率.结果表明,Ni倾向以垂直于O(2f)的形式负载在TiO2(110)表面,CO以C端与2个Ni原子桥连的方式吸附在Ni/TiO2(110)面时有利...
关键词:Ni/TiO2 (110) CO吸附 表面态 密度泛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