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

作品数:52被引量:16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密度泛函理论电子结构密度泛函研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密度泛函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无机化学学报》《大学化学》《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化学研究与应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单层石墨相氮化碳负载Pt_4团簇吸附O_2的第一性理论研究(英文)被引量:5
《物理化学学报》2016年第5期1183-1190,共8页左会文 陆春海 任玉荣 李奕 章永凡 陈文凯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21203227,51574090)~~
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模拟研究了Pt_4团簇吸附单层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以及氧气在其表面上的吸附行为。同时,对比分析了氧气在纯净的石墨相氮化碳和Pt_4团簇上的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
关键词:石墨相氮化碳 铂簇 氧气分子 吸附 光催化剂 密度泛函理论 
界面移动法测定离子迁移数实验的优化被引量:5
《大学化学》2016年第2期24-28,共5页吴舒婷 张惠芳 谭翊鑫 郑欧 高绍康 李奕 陈建中 
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国家级教学团队;教高函[2008]19号);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J1103303)
在基础物理化学实验界面移动法测定离子迁移数中,针对传统实验方案所用镉电极存在的不足之处,改用铜电极进行了平行对比实验,发现采用铜电极的实验方案在保证实验数据有良好准确度的前提下,既能降低电极材料的毒性,也能降低实验相关设...
关键词:界面移动法 离子迁移数 电极 阳极材料 
纳米团簇Au_(19)Pd和Au_(19)Pt催化解离N_2O(英文)被引量:3
《物理化学学报》2015年第3期425-434,共10页俞炜铃 左会文 陆春海 李奕 章永凡 陈文凯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21203027);Fujian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China(2012J0104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Au-Pd和Au-Pt纳米团簇催化解离N2O.首先根据计算得到Au19Pd和Au19Pt团簇的最优构型(杂原子均位于团簇的表面).以Au19Pd催化解离N2O为例研究催化解离的反应机理.对此主要考虑两个反应机理,分别是Eley-Rideal(ER)和La...
关键词:纳米团簇 催化活性 N2O解离 反应机理 
Li和Al掺杂的MgO(001)表面负载W_3O_9团簇的构型与电子结构
《物理化学学报》2014年第12期2224-2232,共9页罗云清 邱美 杨伟 朱佳 李奕 黄昕 章永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73048;21371034;21403094);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3J06004);江西省教育厅(GJJ14261)资助项目~~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对W3O9团簇在经Li和Al原子掺杂的MgO(001)表面的负载构型、稳定性以及体系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当掺杂发生在表层时,杂质原子的类型对W3O9团簇的负载构型有显著影...
关键词:钨氧化物团簇 掺杂 MgO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结构化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思考被引量:6
《中国大学教学》2014年第8期20-23,共4页李奕 陈建中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对原有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与升级。本文就福州大学"结构化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过程中,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团队、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并就下阶段的建设目标和重点进...
关键词:结构化学 精品资源共享课 建设 对策 
有机晶体材料DAST和DSTMS的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被引量:2
《物理化学学报》2013年第12期2534-2542,共9页吴仁珍 方振兴 刘平 曹全贞 邱美 李奕 陈文凯 黄昕 章永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922022,21373048);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能激光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2HCF05);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J06004);福州大学科技发展基金(2012-XQ-11)资助项目~~
采用基于赝势平面波基组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有机晶体材料4-(4-二甲氨基苯乙烯基)甲基吡啶对甲苯磺酸盐(DAST)和4-(4-二甲氨基苯乙烯基)甲基吡啶2,4,6-三甲基苯磺酸盐(DSTMS)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具有...
关键词:有机晶体 电子结构 二阶倍频效应 密度泛函理论 
AgGa(S_(1-x)Se_x)_2固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被引量:4
《物理化学学报》2013年第5期920-928,共9页周和根 温兴伟 方振兴 李奕 丁开宁 黄昕 章永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92202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01032);福州大学科技发展基金(2012-XQ-11)资助项目~~
采用基于赝势平面波基组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一系列具有黄铜矿结构的AgGa(S1-xSex)2固溶体的构型、电子结构、线性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各固溶体具有类似的能带结构,体系带隙随x值增加而逐渐减小.当所引入的H...
关键词:AgGaS2-AgGaSe2固溶体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二阶倍频效应 光学性质 
水在HfO_2(111)和(110)表面的吸附与解离被引量:3
《物理化学学报》2013年第5期937-945,共9页李璐 李奕 郭欣 章永凡 陈文凯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01032;2012J01041);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FSKLCC1110)资助项目~~
运用广义梯度近似密度泛函理论方法(GGA-PW91)结合周期平板模型,研究水分子在二氧化铪(111)和(110)表面不同吸附位置在不同覆盖度下的吸附行为.通过比较不同吸附位的吸附能和几何构型参数发现:(111)和(110)表面铪原子(top位)是活性吸附...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二氧化铪 水分子 吸附 解离 
N_2O在Cu/t-ZrO_2(101)表面的吸附与解离
《催化学报》2012年第11期1850-1856,共7页满梅玲 辜家芳 李璐 林华香 李奕 陈文凯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FSKLCC111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01041;2012J01032)~~
运用广义梯度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方法研究了N2O在完整及负载Cu的四方相ZrO2(101)表面的吸附与解离.结果表明,N2O在完整ZrO2(101)表面的吸附均为物理吸附,Cu在其完整表面的次表层第一氧位为最稳定吸附位,且覆盖度为0.25ML时...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一氧化二氮 四方相二氧化锆  吸附 解离 
金属簇X(X=Pt-Au, Au-Au)负载在(3×2) TiO_2(110)完整表面上的覆盖度效应(英文)被引量:3
《物理化学学报》2012年第8期1861-1868,共8页赵伟娜 林华香 李奕 章永凡 黄昕 陈文凯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90922022);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Fujian Province,China(2012101032,2012101041);Foundation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Combustion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a (FSKLCC1110)~~
采用自旋极化密度泛函和广义梯度近似的方法并结合周期平板模型, 探讨了不同覆盖度(θ)下双金属簇X (X=Pt-Au, Au-Au)在(3×2)TiO2(110)完整表面上的吸附行为. 另外, 在本文给出的所有覆盖度模式下(θ=1/6-1 ML), 我们仅研究其基态构型....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TiO2(110)表面:双金属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