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予

作品数:34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城市家具传统聚落沿岸环境设计文化传承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艺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部素质教育》《美与时代(创意)(上)》《美术教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运河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驿站设计——以西兴古镇为例
《上海包装》2024年第8期93-95,共3页张冰冰 王海峰 段娜 付予 
2023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潇湘水路文化走廊研究”(23ZDB027)。
作为大运河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运河古镇承载着运河居民的生活、生产和文化记忆。以浙东古运河的起点西兴古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西兴古镇文化背景、发展现状、设计策略的分析,探讨了运河文化背景下文化驿站的设计思路,以期对提升古镇...
关键词:运河文化 西兴古镇 文化驿站设计 
城中村“针灸式”更新策略——以珠海市鸡山村为例
《上海包装》2024年第7期85-87,共3页段娜 付予 张冰冰 
城中村更新作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沿海城市城中村为研究对象,分析鸡山村的发展现状,探索适用于鸡山村的更新方法,深入研究“针灸式”更新策略,以期为城中村的改造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其重获...
关键词:城中村 针灸式理论 更新策略 
古镇集市设计中的场所叙事策略——以朱亭古镇为例
《美与时代(城市)》2023年第5期70-72,共3页李恬怡 付予 兰明 
近年来,古镇改造设计思路出现了一定的雷同现象,导致古镇改造后的风貌也趋于一致。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古镇的文化内涵和故事性,因此,场所叙事是古镇改造设计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将古镇集市作为叙述的载体,分析湖南株洲朱亭古镇的叙...
关键词:古镇集市 场所叙事 叙事策略 
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中心发展路径研究——以株洲三门镇为例
《美与时代(城市)》2023年第4期109-111,共3页兰明 付予 李恬怡 
随着消费的升级,人们对消费的需求逐渐从外在的物质需求转向内在的精神需求。文化中心是地域文化的公共展示场所,如何将一个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融入文化中心设计,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成为文化中心设计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而文化产品代...
关键词:文旅融合 文化中心 三门镇 
湘东“红色”建筑空间利用研究——以茶陵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为例
《居业》2023年第4期91-93,共3页刘旺 付予 李晨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湘江沿岸传统聚落景观形态及创新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7yyjc760012);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湘江沿岸传统古村落文化生态数字化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YBA101);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乡村振兴背景下茶陵建筑遗存保护与利用研究——以红军村研学基地为例》(项目编号:CX20220848)。
保护红色文化建筑遗存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建筑空间,解决室内空间装饰陈旧化、交通空间空洞化、展示空间传统化问题为目的。着重探讨了“红色”建筑空间利用中如何融合科技、艺术与文化的多元化,并总结其在建筑空间利用中的新模式。将茶陵...
关键词:文化传承 红色文化 建筑遗存 空间利用 
茶陵红色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以工农兵政府旧址为例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年第2期214-216,共3页刘旺 付予 邓雨婷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乡村振兴背景下茶陵建筑遗存保护与利用研究——以红军村研学基地为例》(项目编号:CX20220848)。
通过对茶陵工农兵政府旧址的实地考察以及相关文献的整理研究,对茶陵工农兵政府旧址的背景及建筑布局与功能做了简要介绍。进而分析“修旧如旧,还原历史”的保护原则,红色教育基地的利用模式。采用了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保护与利用方法,...
关键词:茶陵 红色建筑 保护与利用 
湘东南地区传统建筑特征分析被引量:2
《工业设计》2021年第8期136-137,共2页陈祥林 付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湘江沿岸传统聚落景观形态及创新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7yyjc760012)阶段成果;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湘江沿岸传统古村落文化生态数字化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YBA101)阶段成果;2021年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数字赋能背景下滨江古镇的保护与利用创新实践――以朱亭古镇为例》阶段成果。
湘东南传统建筑是湖南东部与南部地区传统文化、民族特色最直观的物化传承载体。文章首先阐述了湘东南地区传统建筑特征的影响因素,然后从建筑装饰、宗族意象、选址意象、生态意象四个方面分析湘东南地区的传统建筑的特征。以期为传统...
关键词:湘东南地区 传统建筑 特征 
湘江沿岸传统聚落街巷空间形态研究被引量:2
《工业设计》2021年第7期125-126,共2页李晨曦 周飞碟 付予 
湖南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湘江沿岸传统聚落景观形态及创新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7yyjc760012);湖南省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湘江沿岸传统古村落文化生态数字化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YBA101)。
传统聚落街巷空间作为人们交往活动的空间载体,在聚落发展的长河中发生着不同形态的变化。文章以湘江沿岸传统聚落街巷的空间形态为出发点,结合聚落的自然条件、人口迁徙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街巷空间形成的主因,并通过对聚落街巷空间...
关键词:湘江沿岸 传统聚落 街巷空间形态 
湘江流域传统书院建筑形态解读——以渌江书院为例被引量:1
《美与时代(城市)》2021年第6期1-3,共3页刘旺 付予 周飞碟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湘江沿岸传统聚落景观形态及创新发展策略研究”(17yyjc760012);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记忆·乡愁——湘江沿岸传统古村落文化生态数字化保护研究”阶段性成果(20YBA101)。
通过对渌江书院的实地考察以及相关文献的整理研究,文章对渌江书院进行简要介绍,进而从空间布局、装饰艺术、建筑单体形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了渌江书院的建筑形态,阐述了渌江书院具有传播湖湘文化,增强湖南文化软实力,真正促进...
关键词:湘江流域 传统书院 建筑形态 渌江书院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空间设计被引量:3
《湖南包装》2021年第2期193-193,共1页刘旺 付予(指导) 陈罗辉(指导) 
“同心广场”项目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当地政府与高校合作营造的集村民及游客活动开展、铁篱村乡风展示的多功能空间。设计灵感源于福建土楼,但不是复制土楼,材质源于传统乡村建筑。广场中心“九牛推磨”的装置,阐释了雷打石镇的...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公共空间设计 福建土楼 政府与高校 设计灵感 广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