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遗存

作品数:210被引量:27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朱永春哈静温玉清刘杰金磊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福州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建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地域连携视角的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旧址改造更新
《室内设计与装修》2025年第2期131-133,共3页余飞 余悦 陈欣致 李彤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230802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项目(2023M732538)。
我国近代曾诞生了一批民间产业学堂,在推动我国民族产业发展、传播生产技术、促进社区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时代发展,这些学堂因丧失原有功能逐渐沦为“废校”,在存量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活化利用旧有遗存成为当下城乡更新的重...
关键词:地域连携 建筑遗存 活化利用 实业教育 苏州 
粤汉铁路湖南段沿线建筑遗存现状及特征研究
《铁道勘测与设计》2024年第4期57-62,共6页周春 
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等方法,对站场铁路建筑遗存形成原因进行研究,梳理出遗存的时空分布与现状,基于以上基础,对遗存进行类型划分,总结出遗存的特征,为后续铁路遗产的保护与再生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粤汉铁路 湖南段 建筑遗存 工业遗产 
杭州市西湖区 碾米厂“涅槃重生”:转型与升级引领老街新篇章
《浙江国土资源》2024年第12期53-54,共2页郑碧波 
近日,一段关于三墩碾米厂“爆改”为艺术中心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起了广泛关注。杭州的历史建筑遗存如同一部编年史,镌刻着老一辈杭州人不懈奋斗、勤勉开拓的历程,历经风雨洗礼后已深深融入杭州的城市肌理。时光流转,部分老旧街...
关键词:城市肌理 城市更新 碾米厂 老旧街区 建筑遗存 文化传承 转型与升级 时光流转 
清代宫廷戏衣的近代流传与海内外收藏
《中国京剧》2024年第11期32-39,共8页王鹤北 
清宫演剧历经二百余年,由于管理自成系统、人员衙署设置齐全,积累下的档案公事、演出剧本、建筑遗存、砌末及演出服装汗牛充栋、蔚为大观。尽管其中有部分不幸毁于虫蠹兵燹,但因年代未久,又经多方挽救,仍旧得以大量传世。这些宝贵的文...
关键词:清代宫廷戏 北京故宫博物院 文物资料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戏衣 建筑遗存 收藏机构 演出服装 
艺市速览
《中国收藏》2024年第10期88-91,共4页
体量最大的红山文化玉龙被发掘9月22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举行的“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一一‘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上,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家最新考古成果首次向社会公布。这是刚刚完整揭露的一座红山文化积石家,...
关键词:红山文化 考古成果 建筑遗存 考古发掘 中华文明 赤峰市 内蒙古自治区 敖汉旗 
手作北京四合院大门
《大学生》2024年第9期43-44,共2页王子睿(文/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5月4日那天,根据文献资料记录的“五四运动”爱国学生游行路线,我与同学一同从东城区的北大红楼出发,徒步6.5公里行至火烧赵家楼旧址,感受100多年前北京青年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当我们来到沙滩后街时,京...
关键词:京师大学堂 北京四合院 文献资料 中国建筑史 动手制作 建筑遗存 北大红楼 爱国热情 
2019—2023年马尾造船厂旧厂区及马限山区域考古调查勘探报告
《福建文博》2024年第3期18-25,共8页李福生 周剑锋(绘图/拍摄) 鲁家琪(绘图) 谢其烨(绘图) 王爻(绘图) 张瑗丹(绘图) 
2019-2023年,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马尾造船厂旧厂区及马限山区域进行了三次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新发现锅炉房、船厂濠、英国医生公寓、船厂围墙(大厂围)等几处晚清、民国时期的建筑遗迹。本次调查勘探进一步丰富了福建船政文物遗存内涵...
关键词:福建船政 马尾造船厂 建筑遗存 
试析芦山峁遗址建筑遗存的建筑史意义
《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第4期106-116,共11页何乐君 
芦山峁遗址是龙山时期黄土高原的一处区域性中心遗址,遗址揭露的文化遗存对探索史前中国区域社会复杂化和文明起源具有重要价值,其中的建筑遗存对考察中国早期建筑起源与发展具有突出意义。本文指出,芦山峁大营盘梁院落建筑所表现的中...
关键词:芦山峁遗址 院落建筑 中轴对称 建筑形式 陶瓦 治水设施 
海防文化视域下合浦永安村建筑遗存文化保护研究
《工业工程设计》2024年第3期26-32,共7页林冠秀 孙启微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3FMZ032);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题(2022ZJY2862)。
合浦永安村在中国古代海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建筑遗存凝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解决自然环境的持续退化及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打造保留文化精髓与适应现代发展的“文化-建筑遗存空间”,促进其实现新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海防文化 建筑遗存 空间叙事 历史传统村落 
黄土高原先秦时期窑洞式建筑研究
《考古学报》2024年第2期143-170,共28页王天艺 杨凡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黄土高原史前窑洞建筑遗存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022G003)的阶段性成果。
目次一形制分类二时空分布特征三建筑技术体系四起源和衰落原因五结语黄土高原地区发现了大量先秦时期的窑洞式建筑遗存,其分布范围遍布整个黄土高原,是该地区的主要房屋建筑类型之一。由于考古发现的窑洞建筑遗存结构较为特殊,二十世...
关键词:建筑遗存 窑洞式建筑 衰落原因 形制结构 房屋建筑 黄土高原 埋藏特征 先秦时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