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爱军

作品数:8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语系更多>>
发文主题:福克纳福克纳小说故事毁灭殖民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国语文》《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外国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二语词汇习得机制探微——“输入+输出”任务组合效应被引量:5
《外国语文》2013年第6期147-152,共6页张艳 任爱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从心理认知角度探究词汇附带习得";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研究"(JG11393)
本研究旨在考察"投入量"之任务因素对二语词汇记忆的影响。研究采用短文阅读和多项选择边注呈现目标新词的方式,选取输入性任务"填空"和输出性任务"造句"两两搭配,设计四种不同组合实验及即时、延时词汇测试。161名普通高中学生分四组...
关键词:词汇习得 投入量 任务 输入+输出 组合效应 
社会适者 时代之镜——再读德莱塞小说《嘉莉妹妹》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年第1期38-40,共3页任爱军 
在德莱塞的处女作《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嘉莉妹妹的性格不仅善恶并举,而且处于一种运动状态;其性格和命运的变化构成了一面反映19世纪末美国社会的镜子。
关键词:性格矛盾 社会环境 欲望 
论福克纳对《喧哗与骚动》的改写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年第5期76-79,共4页任爱军 
福克纳关于《喧哗与骚动》的文本主要有序言手稿、《附录》、相关书信、采访录以及大学班级座谈会纪要。这些文本实质上是福克纳对《喧哗与骚动》的重读和改写,但它们在原作批评史上拥有几乎权威性的地位,限制了人们对作品的解读。本文...
关键词:对话 独白 改写 
福克纳小说的兄弟冲突主题初探
《外国文学》2009年第3期69-74,共6页任爱军 
威廉·福克纳早期小说创作的一个持续的动力来自亲兄弟给他带来的心理创伤。最初他通过写作来宣泄对兄弟的怨恨并获得心理补偿,但后来发现,兄弟冲突不但可以作他小说的主题,还可以作为美国南方种族关系的隐喻予以表现。
关键词:兄弟冲突 心理补偿 种族关系 
毁灭之路——福克纳的印第安人故事被引量:5
《外国文学》2008年第2期71-77,共7页任爱军 
威廉·福克纳的四篇以印第安部落为背景的小说《瞧!》、《求爱》、《公道》和《红叶》,描述了美国印第安文化灭亡的过程,堪称一部印第安编年史。以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观照这些作品,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印第安部...
关键词:印第安文化 殖民文化 模拟 认同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构主义解读被引量:2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年第4期99-102,共4页任爱军 
《了不起的盖茨比》对美国"爵士时代"价值观念的批判主要基于三个相互密切联系的二元对立,即过去/现在、天真/堕落、西部/东部。然而,经过对小说的解构式阅读,可以清楚地看到,文本在这些对立上所存在的矛盾和差异,暴露出作者对他所抨击...
关键词:解构主义 二元对立 意识形态 
超越现代主义——论《押沙龙,押沙龙!》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7年第2期111-114,共4页任爱军 
福克纳小说《押沙龙,押沙龙!》体现了作者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小说对人的主体性建构的探索与拉康的主体形成模式暗合,透露出作者的后现代主义意识,而小说的叙事手法则具有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多元性、不确定性以及后现代元小说的自我反射...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主体性 多元性 
南方鬼魅──评福克纳小说《押沙龙、押沙龙!》被引量:3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19-22,共4页任爱军 
关键词:塞德潘 康普生先生 《押沙龙 福克纳小说 施里夫 昆丁 旧南方 宿命论者 南方淑女 评论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