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绍立

作品数:5被引量:7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古新世郯庐断裂带走滑活动早始新世下地壳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科学进展》《第四纪研究》《自然科学进展》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基岩河道流域地貌研究的定量计算方法及其进展被引量:2
《地质科技情报》2008年第4期39-48,共10页陈建军 季建清 余绍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喜马拉雅中段与南迦巴瓦构造结变质变形剖面的对比研究"(40472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强烈汇聚区大陆岩石层结构重组及其圈层相互作用"(40234049)
造山带基岩河道流域地区的地貌演化定量化的分析主要关注气候、构造等外在因素以及河流内在调节机制对地貌演化的影响。总结了关于基岩河道流域地貌分析的定量方法和模型的研究进展。定量计算方法主要利用detachment-limited模型并结合...
关键词:基岩河道 地貌响应时间域 构造 气侯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貌响应时间域的定量计算被引量:16
《第四纪研究》2008年第2期264-272,共9页陈建军 季建清 余绍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234019)资助
基岩河道流域地区的地貌演化定量化研究在构造-气候-表面过程关系的探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定量化的分析主要关注气候、构造等外在因素以及河流内在调节机制对地貌演化的影响。本文总结了关于基岩河道流域地貌分析的定量方法和模型...
关键词:基岩河道 地貌响应时间域 DL模型(detachment—limited model) 
下地壳流变层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大尺度地貌的制约被引量:5
《地质科技情报》2006年第5期1-7,20,共8页余绍立 季建清 陈建军 张新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0201940472100)
以下地壳流变层的变形为切入点,结合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区域走滑断裂的发育性质和高原南部地区的地球物理资料,介绍了下地壳流变层物质向东和北东流动的特性,探讨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地貌形态形成的深部地质过程和下地壳流变层在...
关键词:地壳变形 下地壳 流变 大尺度地貌特征 青藏高原 盆地 
地表剥蚀、下地壳流变与造山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2
《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第5期521-531,共11页张新钰 季建清 韩宝福 陈建军 余绍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喜马拉雅中段与南迦巴瓦构造结变质变形剖面的对比研究"(编号:40472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强烈汇聚区大陆岩石层结构重组及其圈层相互作用"(编号:40234049)资助
岩石圈的流变特性研究已经成为固体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是地球科学新理论、新观点的重要渊源。最近的研究表明,下地壳普遍存在的韧性流是造山作用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下地壳物质层流变作用机制的调节下,地表剥蚀作用并不仅仅是传...
关键词:地表剥蚀作用 下地壳 韧性流 造山作用 喜马拉雅山脉 天山 
郯庐断裂带古新世—早始新世左旋走滑活动的反射地震证据被引量:48
《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第11期1383-1388,共6页韩文功 季建清 王金铎 于建国 张新钰 余绍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472100)
在渤海南部莱州湾附近,横过郯庐断裂的反射地震剖面直接显示了郯庐断裂带的延伸、运动性质和活动时限的证据。郯庐断裂带在渤海内几何形态和断裂组合与陆上出露情况基本一致,根据切过断裂带的剖面和平面上断裂系组合特征,判断其为兼...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 地震反射 古新世-早始新世 左旋走滑运动 渤海湾盆地 反射地震剖面 地震证据 走滑活动 早始新世 古新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