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丽君

作品数:22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共产党实践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型国家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商贸工业》《社会科学论坛》《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历史的离心与向心——台湾问题的再思考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5-8,共4页俞丽君 
心理因素是探讨台湾问题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台湾在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中国意识"及"台湾意识"并存的局面。以不同认同对象为前提的两种意识,对台湾民众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二者在台湾历史上此消彼长,并与经济、政治等其他因素相...
关键词:“中国意识” “台湾意识” 台湾问题 
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的再认识
《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第23期20-21,共2页俞丽君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不仅包括科技的社会功能思想,也理应涵盖社会对科技影响的思考。中国共产党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将作用于科技,为科技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科技 经济 政治 文化 
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第4期234-238,共5页俞丽君 杨德才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是在继承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在宣传和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基础上初步树立了科学观。对于科技社会功能的认识以及社会对科技影响的初步分析是这一阶段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民主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 科技思想 
科学技术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应有之义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13年第6期190-194,共5页俞丽君 余发良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G087)
科学技术文化是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认识和变革自然中所获得的成果总和,其内涵包括科学、技术、文化三个基本要素。科学技术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丰富文化建设内容、发展文化建设手段以及科技工作者的示范...
关键词:科学技术文化 内涵 作用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及建设路径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25-28,共4页俞丽君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3g253)
生态文明是中国积极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在充分借鉴一般生态文明理论的基础之上,应立足本国的现实国情,并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生态治理,提高...
关键词: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内涵 文明建设 
科学技术文化的内涵及其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被引量:1
《理论月刊》2013年第4期153-156,共4页俞丽君 余发良 
科学技术文化是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认识和变革自然中所获得的成果总和,其内涵包括科学、技术、文化三个基本要素。科学技术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丰富文化建设内容、发展文化建设手段以及科技工作者的示范...
关键词:科学技术 文化 内涵 作用 
关于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的若干思考
《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13-15,共3页俞丽君 杨德才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是在继承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在宣传和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基础上初步树立了科学观。对于科技社会功能的认识以及社会对科技影响的初步分析是这一阶段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民主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 科技思想 
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探索
《学习月刊》2012年第12期152-153,共2页俞丽君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2G08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标志之一就是企业的创新能力。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吸纳就业、维持经济...
关键词: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中小企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 产品结构性矛盾 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型国家 国家发展 综合国力 
STS视野中的创新型国家建设
《企业导报》2012年第16期249-250,共2页俞丽君 陈红军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G087)研究成果
STS以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新兴学科,强调三者之间的互动与整体关系,旨在最大限度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克服科技的消极作用。学科的兴起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崭新的视角。STS视野中的创新型国际建设既要考虑科技创新本...
关键词:STS 创新型国家 建设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及工作机制的思考
《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第07X期86-87,共2页俞丽君 
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项目编号:2008XHYB016
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应发挥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这一定位既考虑了非公有制企业的现实情况,也包含了党建工作的丰富内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关键是党建工作机制的建立健全,内容涵盖组织保障机制、学习培训机制和党员管理...
关键词:非公有制企业 党组织 地位 工作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