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玲

作品数:3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红楼清代《红楼梦》名著改编戏曲作品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艺术百家》《红楼梦学刊》《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论钟嗣成《录鬼簿》的散曲观
《艺术百家》2007年第5期33-36,共4页刘凤玲 
本文分析钟嗣成《录鬼簿》的散曲观,归纳其特点:1,他的散曲文体观既模糊又明晰。2,他的散曲审美观与时代审美潮流一致,偏爱工巧、新奇、骈丽、通俗等美学风格,但个人的散曲创作却呈现出别样风格。3,他的散曲功用、价值观新颖独到。4,他...
关键词:钟嗣成 《录鬼簿》 散曲观 
论清代红楼戏的改编模式被引量:5
《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4期301-309,共9页刘凤玲 
本文从清代红楼戏改编的实际情况出发 ,以有没有形成独立的戏曲结构、并树立明确的主旨为标准 ,分析得出其改编模式有两种 :忠实地再现原著的内容 ;二度传达原著的精神内涵。尽管改编者并非有意识地采用这两种改编模式 ,只是艺术上的自...
关键词:清代 红楼戏 改编模式 《红楼梦》 戏曲作品 戏曲形式 
论清代红楼戏的改编模式被引量:6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60-65,共6页刘凤玲 
本文从清代红楼戏改编的实际情况出发 ,以有没有形成独立的戏曲结构、并树立明确的主旨为标准 ,分析得出其改编模式有两种 :忠实地再现原著的内容 ;二度传达原著的精神内涵。尽管改编者并非有意识地采用这两种改编模式 ,只是艺术上的自...
关键词:红楼戏 名著改编 改编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