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

作品数:7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外周血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D-L1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临床肝胆病杂志》《肝脏》《医学综述》《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IL-21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2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刘梅 潘修成 陈明 傅涓涓 李丽 
2011-2012年度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课题项目(19)
在慢性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LCMV)小鼠模型的研究中发现,病毒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cell,CTL)功能的发挥需要特异性CD4+T细胞的辅助。IL-21主要由活化的CD4+T细胞分泌...
关键词:乙肝病毒感染者 IL-21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CD4+T细胞 外周血 CD8+T淋巴细胞 病毒特异性 CTL功能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mRNA的表达被引量:1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年第5期500-502,共3页刘梅 张丽丽 陈明 潘修成 李丽 
2008年"徐州医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11)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肝脏不同炎症活动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CHB患者分为轻、中、重度组各15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15例为携带组...
关键词:肝炎 乙型 慢性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蛋白抑制因子 RNA 信使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表达对T淋巴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6期1788-1791,共4页潘修成 辛杰晶 任劲松 毛娟娟 刘梅 李丽 陈明 
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H200614);徐州市科委科研基金;"十一五"期间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专项(XM08C079)
目的探究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表达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PD-L1表达。以PD-L1单克隆抗体阻断PD-L1/PD-1通路,MTT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和淋巴...
关键词:肝炎 乙型 慢性 单核细胞 T淋巴细胞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表达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徐州医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163-165,共3页辛杰晶 潘修成 毛娟娟 任劲松 刘梅 李丽 
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H200614);徐州市科委科研基金(XM08C079)
目的 分析α-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分子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1例HBeAg阳性CHB患者接受α-干扰素治疗24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α-干扰素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PD-L1 单核细胞 
慢加急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表达及临床意义
《肝脏》2011年第2期128-129,共2页毛娟娟 潘修成 杨帆 任劲松 傅涓涓 刘梅 李丽 陈明 
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H200614);徐州市科委科研基金(XM08C079);"十一五"期间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重型乙型肝炎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达70%~80%以上,是目前我国重型肝炎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其发生机制未完全清楚。单核细胞是体内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炎症情况下可发育成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在诱导抗感染免疫和启动炎症反应过程中发...
关键词:外周血单核细胞 乙型肝炎患者 PD-L1 临床意义 急性重型 炎症反应过程 巨噬细胞活化 抗感染免疫 
血流感染研究进展被引量:23
《医学综述》2010年第4期589-592,共4页张丽丽 刘梅 陈明 
血流感染是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尽管现代医疗技术有了进步,但是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病原菌的变迁及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使治疗难度加大。血流感染相关研究仍是备受关注的热点,现就目前血流感...
关键词:血流感染 病原谱 易感人群 
干扰素信号通路及其负调控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医学综述》2009年第19期2896-2898,共3页刘梅 张丽丽 陈明 
2008年"徐州医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11)
干扰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级联信号放大过程,将信号传递到胞核内,调控一系列基因表达相应抗病毒蛋白,进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干扰素信号通路包括多条途径,其中贾纳斯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通路是经典途...
关键词:干扰素 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 负调控因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