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慧娟

作品数:19被引量:16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沙漠化科尔沁沙地可持续发展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草业科学》《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内蒙古林业科技》《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GEE的奈曼旗植被覆盖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2
《草业科学》2023年第8期1965-1976,共12页张神宝 王永芳 郭恩亮 包慧娟 
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0NDA050)。
借助谷歌地球引擎平台(GEE),计算1991-2020年奈曼旗植被覆盖度(FVC),并利用Sen氏斜率趋势分析方法对FVC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同期气象数据,运用偏相关与残差分析方法,定量评估FVC对气候因子、人类活动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991-2...
关键词:谷歌地球引擎 植被覆盖 长时间序列 时空特征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科尔沁沙地 
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传统农耕以及汉式农耕的融入被引量:3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36-43,共8页吉田顺一 包慧娟 阿拉腾嘎日嘎 
国家自然基金"科尔沁沙地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0961021);国家社科基金"科尔沁沙地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0XJY008)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内蒙古半农半牧环境史研究"(项目编号:15AMZ006)的研究成果
在搜集大量的汉文献资料中记载的有关北方游牧民族的农耕史料的基础上,赴内蒙古东部地区进行了详实的实地调查,就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人的传统农耕进行了实证考察。认为蒙古民族的糜子耕种这一传统农耕不同于汉式农耕,有其品种的地理和...
关键词:内蒙古 传统农耕 汉式农耕 蒙古糜子 
近20年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以锡林郭勒盟为例被引量:2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5年第5期1-6,共6页李雨薇 李春兰 刘静 银山 包玉海 包慧娟 阿拉腾图娅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DAK05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联合资助重点项目(41161060);内蒙古师范高层次人才和科研启动经费资助的项目(YJRC12054);内蒙古自治区自然基金(2013ZD08);内蒙古师范大学重大项目培育专项(2013ZDPY04);内蒙古牧区重大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应对技术研究(20130430);内蒙古牧区重大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关键技术研究(2013MS0601)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野外调查和实地记录等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分析了锡林郭勒盟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规律,以揭示近20年锡林郭勒盟荒漠化的规律,为锡林郭勒盟荒漠化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锡林郭勒盟1990~201...
关键词:荒漠化土地 锡林郭勒盟 动态变化 
蒙古族的传统耕作方式——漫撒子被引量:2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7-19,共3页包慧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6102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XJY008)共同资助
漫撒子是蒙古族传统耕作方式,至少在1980年代以前还在内蒙古的局部地区被使用着。随着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漫撒子这样一种产量较低的耕作方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调查访谈,总结了漫撒子在内蒙古的分布...
关键词:蒙古族 传统 耕作 漫撒子 
防护林对科尔沁沙地耕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6
《干旱区研究》2012年第6期1009-1013,共5页王永芳 包慧娟 海春兴 银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6102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XJY008)
为了探究防护林对不同地貌类型耕地的影响,选择科尔沁沙地奈曼旗境内坨耕地和甸耕地,对比分析了在有、无防护林情况下坨耕地和甸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有防护林耕地土壤理化性质优于无防护林耕地;②防护林对坨耕地...
关键词:防护林 地貌类型 坨耕地 甸耕地 土壤理化性质 奈曼旗 科尔沁沙地 
奈曼旗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被引量:4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2年第1期86-90,共5页郭佳 包慧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XJY008);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8026)
以奈曼旗为例,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及生态补偿标准进行研究,明确其实施生态补偿的主客体、补偿途径、方式和保障机制,利用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方法计算退耕还林补偿标准.结果表明,退耕还林直接成本约447元/hm2,机会成本约为5 967元/hm2,...
关键词:奈曼旗 退耕还林 生态补偿 标准 机制 
荒漠草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春季表土水分变化研究
《内蒙古林业科技》2010年第4期16-20,共5页王静 周瑞荣 姜洪涛 蔚东跃 周瑞平 郝润梅 包慧娟 海春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61012)资助
通过对阴山北麓荒漠草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春季表土水分的动态监测,对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阴山北麓荒漠草原不同土地利用春季表土含水量大部分小于10%;不同耕地利用中,免耕地土壤含水量最高,且第3次采样中土壤含...
关键词:荒漠草原 土地利用方式 春季 土壤水分 
奈曼旗气候变化的突变特征及其灾害效应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11期62-67,共6页闫丽 包慧娟 
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CXJJS08008)资助
利用近30多年的降水量、风速以及相关气象灾害统计资料对奈曼旗气候变化的周期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试阐明半干旱区主要气象灾害因子的突变特征及其灾害效应。结果表明:降水量和大风日数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突...
关键词:奈曼旗 气候变化 突变特征 灾害 小波分析 
科尔沁沙地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沙漠化成因分析——以奈曼旗为例被引量:8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2期126-131,共6页包慧娟 郭佳 闫丽 
教育部科技研究重点项目(208026);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科技研究项目(NJ06113)资助
奈曼旗是科尔沁沙地乃至中国北方沙漠化典型地区。在"RS"、"GIS"技术支持下,对奈曼旗1990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分析奈曼旗1990年、2000年人类活动强度及其变化。在研究期,用生态足迹表示的...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 奈曼旗 生态足迹 人类活动强度 
内蒙古达拉特旗土地沙漠化动态研究被引量:5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9年第3期315-319,共5页闫丽 包慧娟 郭佳 
在GIS和遥感技术支持下,利用调查时间同步的两期标准假彩色合成TM遥感影像(2000年7月、2005年7月),对达拉特旗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从2000年到2005年,研究区沙漠化呈逆转趋势,沙漠化土地面积从1383.8km2减少到1...
关键词:土地沙漠化 动态 成因 达拉特旗 沙漠化逆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