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凯

作品数:8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女性写作小说女性作家僭越九十年代女性写作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文学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名作欣赏(上旬)》《齐鲁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永远有多远》:文化差异中的女性文本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3年第3期72-94,共23页吴宏凯 
关键词:《永远有多远》 文化差异 女性文本 文学评论 铁凝 小说 
诗化的死亡叙事——解读小说《清水里的刀子》被引量:2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3年第1期41-43,共3页吴宏凯 
关键词:小说 苦难 死亡叙事 石舒清 诗化 故事 青年作家 心意 思索 讲述 
逼问女性的生存空间——读徐坤的小说《厨房》被引量:2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3年第1期54-57,共4页吴宏凯 
关键词:徐坤 小说 《厨房》 女性作家 调侃 尴尬 遭遇 力量 精英文化 僭越 
母性存在:从神话到叙事——论九十年代女性写作中的母性重塑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02年第6期86-88,共3页吴宏凯 
2 0世纪 90年代的女作家把握住自身的性别优势 ,在叙事层面对母性存在做了多个维度的书写。不论是对潜藏的“母性恶”的书写 ,还是从母女场景向同性情谊的转移 ,以及对“母爱”的重新言说 ,都体现了
关键词:母性存在 母性重塑 神话 叙事 女性写作 
《切·格瓦拉》:理想、革命、戏剧及其它被引量:2
《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3-9,共7页丁 帆 李玲 樊国宾 范伟 林华翰 唐岫敏 林婷 萧成 刘晓蕾 李伟 李风 武善增 朱明建 乔世华 郭媛媛 阎立峰 吴宏凯 谭云明 李槟 
轰动过后,话剧《切·格瓦拉》的思想、艺术特质开始沉淀。《切》剧效应是一个社会、历史、文化、人性的多棱镜。在曲折的思想通道里,讨论者审视它多重叙事策略所营构的戏剧多义和思想悖论,并由此衍射到当代社会文化的诸多层面,形成激烈...
关键词:《切·格瓦拉》革命 理想 戏剧 
自我镜像的言说——论90年代女性写作中的身体书写被引量:3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55-58,共4页吴宏凯 
身体作为一个意义丰富的文化喻体,在90年代的女性写作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书写,不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相当大的拓展。林白、陈染揭示了身体作为女性精神的寄寓之所经历的种种生命体验;卫慧、棉棉则呈现出在日渐物质化的时代里,女...
关键词:文化隐喻 自恋 文学评论 20世纪90年代 女性作家 林白 陈染 自我 
海外华人作家书写中国形象的叙事模式——以严歌苓和谭恩美为例被引量:5
《华文文学》2002年第2期31-35,共5页吴宏凯 
海外华人写作中始终有着浓厚的家国关怀 ,这既是中国文学的传统 ,也是海外华人作家在特殊的文化境遇中做出的文化选择。而不同的文化身份使得海外华人作家在书写中国形象时有着不同的切入角度和书写模式。严歌苓和谭恩美作为两位优秀的...
关键词:中国形象 历史记忆 神话想象 
困境与僭越——论女性写作自我超越的可能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35-38,共4页吴宏凯 
文章通过对90年代的女性写作所面临的困境,从现实的文化语境和生成的历史背景入手,进行多个维度的分析;并通过对徐坤和铁凝两位女性作家的典型文本的分析,探讨女性写作可能的自我超越的途径。认为女性写作要超越现时所面临的困境,应该...
关键词:女性写作 困境 颠覆 叙述策略 文化差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