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可

作品数:21被引量:28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生物炭有机质非水土壤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土壤》《分析化学》《岩矿测试》《土壤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共沉淀引发的溶解性有机质在水铁矿/水界面的分子分馏特性被引量:5
《土壤学报》2022年第3期767-775,共9页韩兰芳 杨妍 孙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51721093);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9M660195);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专项项目(2019B121203011)资助。
土壤矿物与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相互作用会引起DOM在矿物/水界面的结构分馏,进而影响DOM在土壤中的长期保存及其环境行为。水铁矿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可通过两种不同方式(表面吸附或共沉淀)与DOM结合。目前,鲜有研究从分子尺度上揭示共沉...
关键词:水铁矿 共沉淀 溶解性有机质 分子水平 高分子量组分 
土壤中微塑料的分离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4
《土壤学报》2022年第2期364-380,共17页陈雅兰 孙可 韩兰芳 高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7299);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L2020ZY02)资助。
微塑料一般是指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具有稳定性高、粒径小及迁移性强等特性,能长期存在于土壤环境中,并且充当各种污染物迁移的载体,甚至通过植物富集等方式经食物链逐级传递,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然而,由于土壤基质的复...
关键词:土壤 微塑料 分离 识别 定量 
微塑料吸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0
《环境化学》2021年第8期2271-2287,共17页陈雅兰 孙可 高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7299);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JQ19033);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L2020ZY02)资助.
微塑料(MPs)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体环境中,可以充当载体影响污染物的二次释放和生物毒性,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了解MPs的吸附机制有助于明确MPs对污染物的富集能力和潜在环境风险。本研究总结了MPs与亲水、疏水和重金属污染物之间相...
关键词:微塑料 吸附 复合污染 影响因素 老化 预测模型 
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形态及生物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9
《环境化学》2021年第6期1643-1658,共16页刘洁 孙可 韩兰芳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JQ19033)资助.
考察生物炭施入土壤后重金属形态以及生物有效性的变化是土壤学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重金属形态变化是衡量其生物有效性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指标.将生物炭添加到土壤-动植物系统中,并评估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有利于推进生物炭应用于土壤改良及重...
关键词:生物炭 土壤重金属 形态 生物有效性 
生物质炭微生物矿化稳定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环境化学》2021年第1期174-184,共11页刘洁 杨妍 韩兰芳 孙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5172109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JQ19033)资助。
生物质炭在碳封存和土壤改良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取决于其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矿化稳定性.明确生物质炭在土壤中微生物矿化稳定性是推进生物质炭在土壤固碳、改良等领域应用的关键.基于生物质炭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矿化稳定性研究进展,本文系统...
关键词:生物质炭 微生物矿化 稳定性 生物分解 
不同生物炭吸附乙草胺的特征及机理被引量:21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6年第1期93-100,共8页王子莹 邱梦怡 杨妍 孙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3106);国家自然基金创新团体项目(51421065)
研究了两种原材料(松树木屑和猪粪便)分别在7个温度条件下制备的14种生物炭对乙草胺的吸附,结果表明生物炭的理化性质随原料来源以及热解温度的不同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生物炭的总极性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时芳香度和比表面积(CO2...
关键词:生物炭 乙草胺 吸附 比表面积 表面极性 芳香碳 
离子强度、Cd2+和pH对生物炭吸附西玛津的影响被引量:5
《土壤》2015年第4期733-739,共7页张桂香 郭文帝 何秋生 闫雨龙 孙可 刘希涛 
太原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22043);山西省高校科技创新项目(20131047);科技部项目(2013AA062705-3);环保部项目(201309044)资助
本研究考察了离子强度、重金属(Cd2+)和pH对200℃和400℃热解条件下制备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分别记作CS200和CS400)吸附西玛津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化程度较高的CS400对西玛津的吸附能力(logKoc)高于炭化程度较低的CS200,因为CS400具有较...
关键词:离子强度 重金属 PH 西玛津 生物炭 吸附 
土壤对全氟化合物的吸附作用被引量:3
《中国科技论文》2015年第3期270-274,279,共6页包怡梦 赵璞君 夏星辉 孙可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10003110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9010)
全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受到全世界关注的新型污染物,有关其环境行为的研究报道很多,但目前有关PFASs吸附的研究多是针对沉积物或碳质材料,对于其在土壤上的吸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研究了3种不同性质的...
关键词:全氟化合物 土壤 吸附 有机碳含量 沉积物 
X射线光电子能谱与^(13)C核磁共振在生物质碳表征中的应用被引量:9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年第12期3415-3418,共4页徐东昱 金洁 颜钰 韩兰芳 康明洁 王子莹 赵烨 孙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4127310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9-0233)资助
近年来,生物质碳(biochar)作为新型吸附剂被广泛研究。但由于制备biochar的生物质原料和热解温度的不同,使biochar的结构和组成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其对污染物的吸附。目前关于biochar的结构和组成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因此,结合了能谱与光...
关键词:生物质碳 元素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固态^13 C核磁共振 
沉积物、生物炭和活性炭吸附甲磺隆的特征及机理被引量:2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第12期2374-2380,共7页张桂香 何秋生 闫雨龙 孙可 刘希涛 
太原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22043);山西省高校科技创新项目(20131047);科技部项目(2013AA062705-3);环保部项目(201309044)
吸附是影响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关键因素,鉴于甲磺隆在环境介质中的高迁移性和环境风险,探讨了甲磺隆在沉积物和碳质吸附剂(生物炭和活性炭)上的吸附特征和机理。结果表明,吸附剂的性质对甲磺隆的吸附有重要影响:有机质含量高、p H低的沉...
关键词:沉积物 生物炭 活性炭 甲磺隆 吸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