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建兵

作品数:36被引量: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奥尼尔戏剧生态批评美国戏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粤海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听三教授讲家族小说
《博览群书》2023年第2期86-88,共3页康建兵 
古今中外的家族小说中,既有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仅四千余字的精悍骇世之作,也有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多夫》、张炜的《你在高原》等上百万字的鸿篇巨制。不少家族小说可归为“长河小说”,大体属于张炜所说的那种“长长的行走之...
关键词:《狂人日记》 家族小说 克利斯多夫 长河小说 《你在高原》 张炜 罗曼·罗兰 鲁迅 
欧阳予倩导演《日出》补证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8年第1期132-137,共6页张烨颖 康建兵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世纪重要戏剧论争研究>(项目批准号17YJA751017);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现代戏剧运动视野中的民国广东戏剧研究所研究>(项目批准号15Q30)阶段性成果
欧阳予倩曾先后四次导演曹禺的《日出》,但其中第三次即1938年初为上海的青鸟剧社导演《日出》一事鲜为人知,一些研究认为欧阳予倩共三次导演《日出》的说法应予纠正。在梳理欧阳予倩为青鸟剧社导演《日出》来由的基础上,分析欧阳予倩...
关键词:欧阳予倩 青鸟剧社 导演 《日出》 
媒体行业剧对纸媒发展的启示——以《女不强大天不容》为例
《青年记者》2017年第2期94-94,共1页殷俊 康建兵 
六六和九枚玉编剧、余淳导演的《女不强大天不容》是一部典型的媒体行业剧。全剧展现了江州都市报的发展、辉煌以及在新媒体时代的困顿、挣扎。这部电视剧充满了与媒体相关的诸多元素,对当前纸媒的创新发展也有着较多启示。
关键词:媒体行业 纸媒 新媒体时代 都市报 电视剧 
缺席与在场的错位——“三大戏剧体系”论争中的梅兰芳和阿尔托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07-112,共6页康建兵 张烨颖 
争论多年的"三大戏剧体系"仍然包含着诸多意犹未尽的话题。考察新旧"三大戏剧体系"需从梅兰芳到阿尔托的演变过程中了解梅兰芳的延后影响及其阿尔托的在场失语,通过在"体系"内对布莱希特和阿尔托进行比较,既可以对"三大戏剧体系"的演变...
关键词:“三大戏剧体系” 缺席 在场 梅兰芳 阿尔托 
既“合作”也“不合作”——20世纪30年代田汉与欧阳予倩的戏剧互动
《新世纪剧坛》2016年第5期47-53,共7页康建兵 
作者在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工作期间主持的2015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现代戏剧运动视野中的民国广东戏剧研究所研究"(15Q30)阶段性成果
中国话剧的开山祖欧阳予倩、田汉和洪深,相互之间有着深厚情谊,他们精诚合作,筚路蓝缕,为我国现代戏剧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然而,由于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艺术理念,有时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在戏剧观等方面的分歧乃至交锋...
关键词:欧阳予倩 田汉 中国话剧 南国社 艺术理念 唐槐秋 夏衍 南通伶工学社 胡春冰 九二 
从《美人鱼》看周星驰的进退之道与导演创作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66-169,共4页殷俊 康建兵 
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项目“传统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路径与重点选择研究”(2015-WT-20);重庆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重庆影视动画产业转型升级研究”(15SKG210)阶段性成果
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票房神话,但其之于华语电影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是影片以退为进,通过对周星驰经典电影风格的重塑和表现,夯实了观众层面对演员周星驰向导演周星驰"转型"的接受,另一方面是影片在糅合童话和...
关键词:周星驰 《美人鱼》 导演创作 电影艺术 
生态戏剧:21世纪美国戏剧新动向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6年第4期123-129,共7页康建兵 
生态戏剧是世纪之交在美国出现的一种戏剧思潮和戏剧形式。它的兴起最初源自生态危机对美国戏剧人的刺激和逼仄,后在戏剧学界和生态戏剧节等因素的推动下,影响日渐扩大,吸引了大量的剧作家、表导演和戏剧学者的参与。一批优秀的原创生...
关键词:生态危机 美国戏剧 生态戏剧 
1929年广州公演与田汉“转向”的关联
《戏剧文学》2015年第8期136-143,共8页康建兵 
2015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现代戏剧运动视野中的民国广东戏剧研究所研究"(项目号:15Q30)的阶段性成果
1929年由"在野"的南国社与"官办"的广东戏剧研究所合作完成的广州公演对于1930年田汉的"转向"起着重要的刺激和推动作用,这主要源自广州评论界对于南国社的演剧所作的真诚而尖锐的批评,它促使田汉自广州南归后产生"新觉悟",加快了他转向...
关键词:田汉 广州公演 转向 关联 
当代戏剧论争与阿尔托的中国接受被引量:2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10-115,共6页康建兵 
当代戏剧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发生过多场戏剧论争,反思从"戏剧观"争鸣到"三大戏剧体系"争论中阿尔托的中国遭遇,有助于廓清其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轨迹,并揭示出当代戏剧生态难以承载乃至漠视残酷戏剧的必然和悲哀。在某种意义上阿尔托是一...
关键词:戏剧论争 阿尔托 残酷戏剧 接受 影响 
“官办”之名,“在野”之实——欧阳予倩主持广东戏剧研究所性质考论被引量:2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68-78,共11页康建兵 
本文在厘清广东戏剧研究所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分析欧阳予倩主持广东戏剧研究所期间在戏剧运动、戏剧演出与戏剧创作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辨明广东戏剧研究所的"官办"之名和"在野"实质,指出广东戏剧研究所的"在野"有别于南国社的"在野",...
关键词:欧阳予倩 广东戏剧研究所 官办 在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