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伏

作品数:28被引量:46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应变场板内形变驱动力形变场板块运动模型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海及周围地区的现今构造运动被引量:13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年第3期10-16,共7页李延兴 张静华 周伟 栾锡武 胡新康 张中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7CB4117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4036)
利用南海及其周围地区的GPS数据,分析南海及周围地区速度场和应变场的空间变化,以及相邻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研究发现,南海现今仍在继续扩张,西部是从其北边缘向南沿NW-SE方向逐渐扩张的,东部是从中心向北与向南逐渐扩张的。由主张应...
关键词:南海 速度场 应变场 扩张模式 动力学机制 
渤海盆地的现今扩张运动被引量:8
《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第6期1483-1489,共7页李延兴 马宗晋 张静华 徐杰 张中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38059和4047403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7CB411702)资助
关于渤海盆地的扩张,前人已有很多研究成果.但是,对渤海盆地现今扩张的主方向,扩张的速率和笵围迄今还不清楚,本文试图探讨之.根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网1998~2004年的观测结果,建立了渤海盆地周围地区相对于欧亚板块的速度场.将...
关键词:渤海盆地 形变速度场 应变场 扩张区域 扩张机制 
汶川M_s8.0地震孕育发生的机制与动力学问题被引量:44
《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第2期519-530,共12页李延兴 张静华 周伟 胡新康 郭良迁 张中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4036;4047403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7CB411702)资助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M_S8.0强烈地震.发震断层是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分析震前的UPS速度场发现,从巴颜喀拉块体西部到龙门山断裂带沿大约N103°E方向的缩短速率为13.0mm/a,龙门山断裂带的右旋走滑速率1.1mm/a,断...
关键词:速度场分析 应变场分析 发生机制 动力学 汶川地震 
西藏南部地区现今构造变形分析被引量:1
《华北地震科学》2008年第4期1-6,共6页周伟 张静华 张中伏 
近十多年来藏南地区GPS网的多期观测结果为研究其构造变形提供了精确数据。本文将该区划分为冈底斯、西喜马拉雅、中喜马拉雅、拉萨4个块体,建立了各块体的弹性运动模型。以藏北高原的旋转框架为参考基准,得到藏南地区的水平形变场和应...
关键词:GPS观测 块体划分 形变场 应变场 动力学分析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孕育发生的机制与驱动力
《国际地震动态》2008年第11期115-115,共1页李延兴 胡新康 张静华 周伟 郭良迁 张中伏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了Ms8.0强烈地震。发震断层是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分析震前的GPS速度场发现,从巴颜喀拉块体西部到龙门山断裂带沿大约N105°E方向的缩短速率约为11mm/yr,龙门山断裂带的右旋走滑速率为1.1mm...
关键词:强烈地震 汶川 龙门山断裂带 驱动力 机制 育发 GPS速度场 走滑速率 
由GPS测量得到的喜马拉雅的现今构造变形被引量:5
《测绘学报》2008年第2期135-141,157,共8页张静华 李延兴 张俊青 张中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4036;40238059;40474039)
根据新的GPS观测结果建立西喜马拉雅(WH)、中喜马拉雅(CH)和东喜马拉雅(EH)块体的弹性运动模型。将块体运动分解为整体旋转与内部变形。WH向北运动,平均速率31.5 mm/a;CH NNE向运动,平均速率31.1 mm/a;EH NE向运动,平均速率27.0 mm/a....
关键词:喜马拉雅 整体旋转 内部变形 主应变场 动力学机制 
川滇地区现今构造变形分析被引量:11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8年第2期22-27,共6页周伟 李延兴 张静华 张中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4036)
基于对川滇地区的速度场、形变场和应变场的分析,提出了川滇地区围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顺时针旋转与拉张、挤压和剪切变形共存的复合变形模式;研究认为青藏高原物质的向东挤出与阿萨姆角NEE方向的持续楔入是川滇地区现今构造变形的主要...
关键词:川滇地区 GPS站速度 块体划分 形变场 应变场 
弹性板块运动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9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第4期1201-1208,共8页李延兴 李金岭 张静华 郭良迁 张中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4036;40474039;40238059)的资助
传统板块构造理论认为板块是一个刚体,实际上板块是可变形的.板块内部几年到几十年时间尺度的变形主要是弹性变形,因此应当用弹性模型描述板块运动.推导了板块的弹性运动方程,由空间大地测量新的观测成果建立了菲律宾海、太平洋和澳大...
关键词:弹性变形 弹性运动模型 板内形变 应变场 主压应力轴与主压应变轴 
渤海盆地及邻区现今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被引量:10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年第6期1-8,共8页李延兴 徐杰 张静华 郭良迁 张中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3805940474036)
摘要根据近十多年来渤海盆地周围地区GPS网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这一地区的现今构造运动、内部形变与应变场。渤海盆地及周围地区相对于欧亚板块发生了逆时针旋转,存在一致的SE向运动,速率为2.2—7.2mm/a。该地区的水平形变场是不对...
关键词:渤海盆地 现今构造运动 形变场 应变场 GPS观测资料 
台湾两次7级地震前后福建沿海地区地壳运动的变化被引量:2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年第5期5-12,共8页史粦华 丁学仁 李延兴 胡新康 张静华 张中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4036)
福建沿海地区GPS网从1995年建设至今已积累了6期观测资料,分析该网各GPS站位移变化与运动速度变化的时间序列,发现在1999年9月20日(UTC)台湾集集Ms7.7大地震与2001年12月18日(UTC)花莲东Ms7.6大地震前,各GPS站同步出现了向西与向北位移...
关键词:福建沿海地区 地壳形变 位移变化 速度变化 地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