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

作品数:159被引量:1046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知识分子体育教学中苏关系体育专业教育体育院系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区域国别学视野下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西伯利亚远东“革命时间”与“革命空间”
《俄罗斯学刊》2025年第2期88-105,共18页张建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藏1950年前中共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031)阶段性成果。
共产国际始终将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作为其主要目标,于是在西伯利亚远东及周边国家与地区酝酿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革命空间”和“革命时间”,两者彼此关联和互动,形成了一股势不可当的革命洪流。从史学视角看,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和联...
关键词:区域国别学 西伯利亚 革命时间 革命空间 
在西伯利亚远东“发现”中共党史新文献和新问题
《晋阳学刊》2024年第5期24-40,共17页张建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藏1950年前中国共产党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1&ZD031)。
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在20世纪20—50年代是联共(布)和共产国际发动东方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基地。这一地区也是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条件下进行组织建设、干部培养、经费筹集、物资运输的关键通道,亦是中国共产党与联共(布)、共产国际...
关键词:西伯利亚远东 中共党史 新西伯利亚州国家档案馆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国家档案馆 滨海边疆区国家档案馆 
从新文化史到俄罗斯学再到新文科:寻找史学与语言文学的结合点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3年第3期103-109,共7页张建华 
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藏1950年前中共党史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1&ZD031)的阶段性成果。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国际学术思潮发生重大了变化,尤其对人文学科分类之下的史学、文学、哲学、语言学等影响尤大。而冷战的终结和由此引发的世界局势的大变动更加剧了学术思潮的变迁,并且直接影响到尚处在转型中的俄罗斯学界。在...
关键词:新文化史 文化学 语言学和文化转向 文学中心主义 中国俄罗斯学 
“东方革命转向”:在伊尔库茨克“发生”中国革命被引量:2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2023年第4期43-54,88,89,共14页张建华 
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藏1950年前中共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0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伊尔库茨克位于西伯利亚中央和欧亚大陆枢纽地带,是典型意义上的具象“公共空间”,并且具有较为明显的抽象“空间政治”的特质。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共产国际东方革命浪潮之中,这个城市发挥了极其重要的“革命司令部”作用。这一城市与...
关键词:伊尔库茨克 西伯利亚 中国革命 共产国际 华工 
改进遗传算法的焊接机器人焊接路径优化方法研究被引量:2
《焊接技术》2023年第10期109-113,共5页莫兴福 许明善 张建华 李沙 
省级青年人才创新(2020KQNCX254)。
针对焊接机器人焊接路径规划存在的焊接路径长、能耗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遗传算法的焊接机器人焊接路径优化方法。通过Steger方法获取焊接有效条纹区域,采用灰度重心法和Hessian矩阵法分别对焊接作业区域展开粗提取和细提取,获取焊接...
关键词:改进遗传算法 焊接机器人 焊接路径 优化 
苏联出版的中文报纸及其党史价值述评(1918—1938)被引量:1
《党史研究与教学》2023年第5期94-109,共16页张建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藏1950年前中共党史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1&ZD031)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20至30年代,在“世界革命”和“中国革命”的背景下,在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支持下,苏联先后出版了十余种中文报纸。这些中文报纸的读者包括红军中的中国官兵及旅俄各界华人,在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理论、苏维埃制度建设和发动中国革...
关键词:苏联 中文报纸 联共(布) 共产国际 中国革命 
《斯拉夫女人告别曲》:20世纪俄国历史变迁中的政治符号和历史记忆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23年第5期80-93,共14页张建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藏1950年前中共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1&ZD031)。
1912年诞生并唱响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斯拉夫女人告别曲》,是一首源于民间却反复被“政治化”的歌曲。它经历20世纪百年的俄国历史变迁和政治风云,穿越了俄罗斯帝国一临时政府一苏联一当代俄罗斯的历史时空,其本身负载了深厚的时...
关键词:俄国 《斯拉夫女人告别曲》 阿加普金 历史记忆 政治符号 
从“东方主义”到“东方外交”:范贝里《中亚纪行》中的中亚形象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40-152,共13页张建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藏1950年前中共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1&ZD031)。
匈牙利著名东方学家和语言学家范贝里穿越中亚大陆,探访土库曼部落、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以亲身经历著有《中亚纪行》,因此闻名欧洲乃至全世界。他的著作中的“东方”“中亚”“伊斯兰世界”形象,具有明显的欧洲人的特点和跨文化认识...
关键词:范贝里 中亚纪行 东方外交 东方学 东方主义 
《斯拉夫女人告别曲》:20世纪俄国历史变迁中的政治符号和历史记忆
《史学月刊》2023年第1期96-109,共14页张建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藏1950年前中共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1&ZD031)。
1912年诞生并唱响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斯拉夫女人告别曲》,是一首源于民间却反复被“政治化”的歌曲。它经历20世纪百年的俄国历史变迁和政治风云,穿越了俄罗斯帝国-临时政府-苏联-当代俄罗斯的历史时空,其本身负载了深厚的时代印...
关键词:俄国 《斯拉夫女人告别曲》 阿加普金 历史记忆 政治符号 
20世纪20—30年代共产国际对中共留苏人员的军事教育——以苏联莫斯科地区为例被引量:1
《军事历史研究》2022年第6期35-46,共12页张建华 
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藏1950年前中共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1&ZD031)
20世纪20年代,苏联已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军事教育体系。为落实“东方革命”策略,共产国际、联共(布)积极参与培养中共军事干部,不仅接收中共人员赴苏联军校学习,还对非军事院校的中共留苏人员进行了军事培训。共产国际及驻共产国际中共代...
关键词:共产国际 联共(布) 中国共产党 军事教育 中共留苏人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