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洁

作品数:9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达洛卫夫人》二元论尴尬乔治·爱略特女性观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影文学》《名作欣赏(上旬)》《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皮尔森小说的女性新传统主义与新困境
《求索》2013年第11期165-167,共3页宋涛 朱洁 
江苏省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2013SJD750015)
英国作家艾莉森·皮尔森的小说《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做到的》反映了当代女性主义的新特点和新走向。小说表现的奔走在职场与家庭间的当代女性的困惑值得我们深思,以避免女性们苦苦争取到的女性解放却转而成为女性们面临的新困境。
关键词:妈咪小说 女性解放 绝望主妇 新传统主义 
焦虑情结支配下的人物形象刻画——论《无名的裘德》中淑的形象塑造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79-82,共4页翟卓雅 朱洁 
《无名的裘德》中的淑是背离维多利亚时代道德标准的新女性。她离家出走,逃离婚姻,突破传统女性的"私人空间",进入男性的"公共空间"。然而小说作者托马斯.哈代却把这一体现时代进步的新女性描述成精神不健全的女人,并为她安排了精神崩...
关键词:哈代 私人空间 公共空间 焦虑 父权思想 
重塑经典——评后现代小说《时时刻刻》的互文性被引量:2
《电影文学》2008年第1期130-131,共2页宋涛 朱洁 
互文性是后现代小说的重要标志之一。美国后现代小说《时时刻刻》与现代主义小说经典《达洛卫夫人》之间有着互文关系。互文性使《时时刻刻》传承了《达洛卫夫人》的风格和主题,是对经典的重塑和阐释。
关键词:《时时刻刻》 《达洛卫夫人》 互文性 
网中的麦克白——麦克白负面心理浅析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1期96-98,共3页宋涛 朱洁 
麦克白的悲剧看似野心与邪恶的悲剧。然而深究其根源,我们发现在野心与邪恶的背后是麦克白的负面心理组成的合力。正是这种力量导致了他的毁灭。《麦克白》便是这些负面心理的详尽描写和艺术再现。
关键词:麦克白 自卑 惧怕 惶恐 
开启女性的生存空间——伍尔夫小说中的“房间”与“窗户”意象解读被引量:2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7年第9期121-125,共5页杨瑜 朱洁 
一九三九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以其睿智和丰富的想象力赢得公众的喜爱和好评。
关键词:伍尔夫 意象解读 达洛 拉姆齐 凯瑟琳 生存空间 空间意象 艾米莉·勃朗特 女性情感 伦敦城 
追寻自我的心灵航程——论达洛卫夫人的人格分裂与自我超越被引量:2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7年第3期108-111,共4页杨瑜 朱洁 
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达洛卫夫人》中,以其特有的女性视角和女性叙述话语探索和描述出女性的精神和内心,从而展现了女主人公从人格分裂到自我超越的心灵航程。本文以《达洛卫夫人》为分析文本,揭示了处于人格分裂状态的达洛...
关键词:《达洛卫夫人》 人格分裂 自我超越 自省 
感觉与印象里的真实世界——析《到灯塔去》被引量:3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76-81,共6页宋涛 朱洁 
本文以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弗吉利亚.伍尔夫的重要作品《到灯塔去》为分析文本,阐述人物的感觉与印象对表现人物内在真实的重大意义。它使伍尔夫在再现客观真实上实现了一个现代主义作家对现实主义手法的超越。
关键词:英国小说 现代主义 伍尔夫 印象主义绘画 
游离于女权边缘的尴尬——试析乔治·爱略特二元论的女性观被引量:9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48-52,共5页谭敏 朱洁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乔治·爱略特的代表作,并结合她的生平,分析她矛盾的女性观。乔治·爱略特一方面打破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失语状态,唤醒了千百年来沉睡的女性意识,支持女性争取受教育和工作的权利;另一方面她又不主张男女地位的...
关键词:乔治·爱略特 女性观 矛盾 
英美侦探小说两大创作模式浅论被引量:10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64-66,共3页朱洁 
始创于19世纪中叶的侦探小说发展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虽然在发展之初不为人们所重视,但在20世纪发展非常迅速,在通俗小说中遥遥领先。侦探小说“女皇”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销量就超过四亿册,仅次于《圣经》与莎翁作品。
关键词:侦探小说 创作模式 推理式 小说作家 现实主义 小说创作 克里斯蒂 阿加莎 20世纪 社会秩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