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芬

作品数:12被引量:17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互花米草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监测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应用生态学报》《科学通报》《海洋与湖沼》《海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岸带湿地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生态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13
《科学通报》2014年第31期3043-3056,共14页杜永芬 高抒 WARWICK R M 华尔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CB956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6066);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资助
线虫是一种丝线状的小型多细胞动物,生存于多种环境.其中约有25%线虫栖息在海洋中,在海洋沉积物中的数量一般为1×10^6-12×10^6 inds m^-2,通常以泥质河口和盐沼区域密度最高.盐沼湿地中大量被固定的碳通常以碎屑通道形式进入生态系统...
关键词:海洋线虫 海岸湿地 底栖食物网 生物监测 中国海岸带 
苏沪浙闽海岸互花米草盐沼的环境-生态动力过程研究进展被引量:23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第11期2339-2357,共19页高抒 杜永芬 谢文静 高文华 王丹丹 吴晓东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SBK2011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476041)资助
互花米草在其原产地具有生态重要性,然而引入我国并在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海岸广布之后却引发了争议.本文通过相关数据、资料的集成分析,试图对互花米草引种的环境和生态效应作出综合评述,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科学问题.在本区域,...
关键词:盐沼湿地 互花米草引种 环境影响 地域性差异 生态系统动力学 中国东部海岸 
江苏如东互花米草盐沼湿地重金属分布及其污染评价被引量:12
《环境科学》2014年第6期2401-2410,共10页张龙辉 杜永芬 王丹丹 高抒 高文华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CB956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906066);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00471282);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0901016C);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117020914)
为了解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对盐沼湿地环境的影响,于2010年7月在江苏如东潮间带,依据互花米草的有无及其长势设置站点,对表层沉积物的8种重金属含量、粒度组成、总有机碳进行分析,采用地累积指数法(Igeo)和Hkanson潜在生...
关键词:重金属 互花米草 盐沼湿地 污染评价 江苏如东 
福建省罗源湾互花米草扩展过程及其特征分析被引量:9
《海洋学报》2013年第6期113-120,共8页吴德力 沈永明 杜永芬 王艳芳 
气候变化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2013CB956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3053;40906066);中国博士后基金(20100471303)
为探讨外来引种的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在我国海湾的扩展过程,根据1989—2010年遥感影像和野外观测数据,对罗源湾互花米草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该区互花米草近20a的扩展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前5a其沿着高潮...
关键词:滨海湿地 互花米草 扩展过程 罗源湾 
江苏如东海岸互花米草盐沼沉积物叶绿素a分布特征被引量:8
《生态学杂志》2012年第9期2247-2254,共8页王丹丹 高抒 杜永芬 高文华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0906066);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00471282);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0901016C);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117020914);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资助
潮间带沉积物叶绿素a(Chl-a))是潮间带生态系统底栖微藻初级生产力的表征因子。为了解互花米草盐沼沉积物Chl-a的分布,于2010年夏季及秋季对江苏如东海岸11个站位的表层底质(0~8cm)内Chl-a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垂直方向上,除10月1...
关键词:叶绿素A 潮间带 互花米草 沉积物组成 
福建罗源湾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及其环境质量影响被引量:24
《环境科学》2012年第9期3097-3103,共7页高文华 杜永芬 王丹丹 高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906066);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00471303);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0901016C);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潮间带是典型的环境脆弱带和敏感带.为探明福建罗源湾潮间带的环境质量,于2009年在该区开展了野外调查,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了该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o、Cr、Cu、Ni、Pb、V、Zn)浓度,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评...
关键词:重金属元素 环境评价 潮间带 互花米草盐沼 福建罗源湾 
福建罗源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被引量:19
《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第7期1904-1912,共9页杜永芬 高抒 于子山 王丹丹 冉琦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0906066);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20100471303);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0901016C);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117020914);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资助
根据2009年罗源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资料,应用Brey公式对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生产量/生物量系数(P/B)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年次级生产力为18.58gAFDM(无灰干质量).m-2.a-1,P/B系数为0.97;潮...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次级生产力 互花米草 凸壳肌蛤 罗源湾 
黄海冷水团及周边海域夏初小型底栖动物现存量及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26
《海洋与湖沼》2011年第3期359-366,共8页王家栋 类彦立 徐奎栋 杜永芬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6072;40706047
2007年6月经由专项航次对黄海冷水团及邻近海域共48个站位(北黄海17个,南黄海31个)的小型底栖动物组成、丰度和生物量及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所调查站位的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达(2195±1599)ind/10cm2,平均生物量为(1843±1291)μgdwt/...
关键词:黄海冷水团 小型底栖动物 丰度 生物量 
南海小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5
《海洋与湖沼》2010年第2期199-207,共9页杜永芬 徐奎栋 孟昭翠 王家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17号;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ST08区块)资助
2007年10—11月对南海海域(17—21°N,109—112°E)的小型底栖动物的生态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平均为(901±913)ind/10cm2,自近岸向外海域呈递减趋势;平均生物量和生产量分别为(798±713)μgdwt/10cm2和(7185±6...
关键词:南海 小型底栖动物 线虫 丰度 生物量 生物监测 
菲律宾蛤仔的生物扰动对沉积物颗粒垂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9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6期988-992,共5页杜永芬 张志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 9990 4 370 9;2 0 0 2CB41 2 4 0 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 1 760 33)资助
以化学稳定的荧光砂作为示踪颗粒 ,研究底栖双壳类软体动物菲律宾蛤仔对沉积物的扰动 ,探讨滤食性贝类通过生物扰动作用在水层—底栖耦合过程中的作用。实验表明 ,在整个实验周期 ( 15天 )内 ,表层示踪砂有 2 8.2 %悬浮进入水体 ,3 6.1...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 生物扰动 示踪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